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技术前沿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合作提出新型偏振光学测量技术

2025-10-14 08:35:30来源:清华大学 阅读量:2689 评论

分享: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何永红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在偏振光学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光学斯格明子结构光场,开发出一套针对复杂偏振像差的高精度表征与校正方案,为生物医学成像与文物材料分析等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传统光学元件和样品本身导致的偏振衰减(diattenuation)与相位延迟(retardance)严重影响了偏振测量的准确性。特别是长期被忽视的偏振衰减像差,即衰减器选择性吸收特定偏振分量,引起不可逆的光强损失和偏振态失真,极大限制了传统偏振校正技术的效果。何宏辉、何永红团队及其合作者提出以光学斯格明子作为偏振态探针,利用其偏振分布覆盖整个庞加莱球、可同时对光学系统的偏振响应进行全局采样与评估的特点,极大提升了偏振像差的探测、系统校正的效率和鲁棒性。该新型偏振光学测量技术有望实现对偏振场的全域、动态和高精度控制。
 
  分析经衰减介质后的光场斯格明子数值变化可明确判断系统是否仍具备全偏振态的保持能力
 
  研究团队通过级联多个空间光调制器(SLMs),构建出可编程偏振调控模块,能够在微米尺度上动态生成并操控具有特定偏振分布的结构光场。该模块不仅可精准生成目标偏振态,还能有效补偿因光学元件或样品引入的偏振误差。为量化评估系统的偏振保持能力,团队引入拓扑学中的斯格明子数(Skyrmion Number;SN)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经衰减介质后的光场SN值变化,可明确判断系统是否仍具备全偏振态的保持能力,从而为偏振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明确边界及指导。在应用验证中,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骨髓组织病理切片和古代朱砂颜料样本的偏振分析。实验表明,即便在存在明显衰减像差的条件下,该系统仍能有效恢复样品的真实偏振信息,显著提升了偏振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研究成果以“利用光学斯格明子评估复杂像差下矢量自适应光学系统性能的新方法”(Using optical skyrmions to assess vectorial adaptive optics capabilities in the presence of complex aberrations)为题,于10月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沈元星和牛津大学2021级博士生马逸飞、博士后赵子墨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研究员何宏辉、北京大学教授罗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研究员何永红、牛津大学教授何超为论文通讯作者。牛津大学光电工程学科方向主席、教授马丁·布斯(Martin Booth),牛津大学工程系副主任、教授斯蒂芬·莫里斯(Stephen Morris)等学者对研究给予了支持。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凤凰光学2021年营收15.93亿元 同比增长25%

      未来两三年,凤凰光学业务方面重点聚焦光电影像传感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提升市场渠道、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智能制造等核心能力。
      2022-04-06 09:31:15    313
      光学元件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