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智能报警器深夜预警,千里救九旬老人

2025-10-12 08:36:07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16 评论

分享: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可能着火了!”10月5日凌晨1点,正在外地旅游的北京市民程先生被一通紧急电话惊醒。这通救命的电话并非来自家人或邻居,而是来自他92岁老父亲家中安装的联网式感烟报警器。程先生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他第一时间拨打家中照顾父亲的保姆电话,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情急之下,程先生迅速打开了连接父亲家中的实时监控摄像头,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屋内已是烟雾缭绕。时间就是生命,程先生毫不犹豫地拨打了119火警电话求助,同时持续不断地拨打保姆手机。消防员接警后火速赶往现场,而就在这段时间里,转机出现了:程先生坚持不懈的电话终于叫醒了熟睡中的保姆。保姆惊醒后立即处置,因火势尚处于初期阶段,她在消防员抵达前成功将火扑灭。
 
  后经了解,此次火灾的起因是老人卧床吸烟,不慎引燃了床铺。消防员到达后,立即对屋内进行了仔细的排险和检查,并协助保姆将老人从起火的房间安全转移,开窗通风,确保现场安全。这场险些酿成悲剧的火灾,因智能安防设备的及时预警得以化险为夷。
 
  智慧安防:从被动应对主动预警的革新
 
  程先生家的案例生动展现了智能安防设备如何超越传统消防器材,构建起一道主动、联动的安全防线。在这个惊险而又幸运的夜晚,智慧安防设备形成了高效的“预警-确认-处置”链条:联网式烟感报警器在探测到烟雾后,自动给远在外地的程先生拨打电话;程先生通过实时监控远程确认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最终通过持续拨打电话唤醒保姆,在火灾初期就将其扑灭。
 
  这种“报警器+监控”的组合,突破了传统烟感仅能现场报警的局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实现远程秒级报警,并提供了视觉确认的通道,避免了因误报警引发的恐慌或不必要的奔波。对于家中有反应迟缓的老人或无人值守的情况,这种智能安防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智慧消防建设,通过科技手段为家庭安全保驾护航。在四川省,政府已启动“为65岁及以上城乡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的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全省100万台的安装量。新疆吉木萨尔县文化路社区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近期开展了“智慧守护·情暖桑榆”专项行动,为辖区40余户独居、高龄老人家庭免费安装智能消防设备。这些设备搭载物联网模块,当监测到烟雾浓度超标时,0.5秒内就能触发声光报警,同步向社区网格员、紧急联系人及消防指挥中心推送预警信息。
 
  特殊群体的安全守护网:科技的温度与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独居老人因行动迟缓、应急能力较弱,在火灾事故中的伤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2倍。这一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程先生92岁的父亲,正是智慧安防设备重点关爱的对象。如今,许多地区政府已经行动起来,为辖区内的重点关爱老人统一配备联网型报警器,这充分体现了科技的人文温度。
 
  吉木萨尔县文化路社区创新推出“智慧消防+精准服务”模式:社区工作者通过“敲门行动”建立独居老人动态数据库,消防专业人员携带检测设备开展“安全体检”,在确认无隐患后实施精准安装。在76岁的王建国老人家中安装智能消防设备后,社区干部特意与身在外地的儿子视频连线。看到手机端实时跳出的预警界面,王先生激动地表示:“父亲独居多年,我们总担心家里出事。现在社区和消防队构建了‘三重保险’,我们在外打拼更安心了。”
 
  在江苏省,镇江市已建成镇(街道)级智慧消防服务中心38个,接入单位4.42万家,接入点位26.12万处。2024年,该市智慧消防服务中心累计处置初期火情192起,成功避免70起人员涉险事故。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可能被挽救的家庭,智慧安防系统正在全国各地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守护网。
 
  智慧消防的未来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技术进步为消防赋能带来新的可能,但智慧消防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系统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物业、消防、运维等平台互不联通,影响整体研判效率。部分智能设备误报率较高,长期频繁误报易导致管理人员麻木,反而削弱应急敏感度。此外,基层单位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系统“建而不会用、用而不会管”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应推动设备接口和数据标准的统一,提升系统兼容性;强化“AI+人工”协同机制,确保预警信息有响应、有闭环。同时探索专业化运营服务模式,由技术团队提供远程值守、定期巡检等支持,弥补基层力量不足。在广东省,“粤消安·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过AI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感知—分析—预警”的闭环机制,有助于将防控节点前移,提升管理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除了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智慧消防的普及还离不开公众认知的提升。随着技术成本持续下降,智能安防设备正从特殊群体向普通家庭普及。从江苏省的“智慧消防”建设,到四川省的联网型报警器推广计划,一张无形的智慧安全网正在全国范围内编织,悄然改变着我们与危险之间的距离。程先生家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意外和危险来临时,这些看似普通的安防设备很可能就是守护家人生命和家庭财产的关键。
 
  综合中国消防、北京日报、央视新闻等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