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九届(2025)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万寿宾馆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智能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为核心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网络安全挑战与对策,旨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建设。
论坛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信息安全分会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党政军相关部门、国家级科研机构、重点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智能时代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自主可控技术路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吕述望教授以《AI浪潮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为题作专家报告。他从计算机基础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系统剖析了该领域将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潜在风险,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另外,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围绕《用自主可信计算打造人工智能安全产业新生态》发表演讲,强调安全可信保障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前提,提出构建以可信安全管理中心为支撑的三重防御框架,为人工智能安全产业生态筑牢根基。
在前沿趋势探讨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等热点,分享实践成果与解决方案,展开深度思想碰撞,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建设提供可行实施路径。
在论坛演讲中,专家江仁杰指出当前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个人智能终端泄密风险严峻,专用窃密设备日益“集成化、微型化、伪装化”,同时,屏幕信息窃拍(如利用手机、微型摄像头非法拍摄涉密屏幕内容)也成为关键泄密渠道,而传统检测设备存在功能单一、频段覆盖不全、误报率高、对操作人员专业度要求高等问题。
中科国御ZKGY - BX07便携式防窃听窃照检测包针对这些行业痛点,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面对传统设备功能单一,难以应对集成化、伪装化窃密设备的困境,ZKGY - BX07创新性融合无线探测、WIFI/BT探测、手机信号探测、隐蔽摄像头探测、内窥镜探测、红外热成像探测六大技术于一体;
针对频段覆盖有限,检测存在盲区的问题,设备支持Wi - Fi、蓝牙、2G/3G/4G/5G等全频段无线信号扫描与分析,广泛覆盖主流窃密设备所用频段,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频段覆盖不全的难题;对于误报率高,需专业人员长时间研判的现状,内置AI智能分析引擎可自动学习环境信号特征,有效区分正常信号与可疑信号,大幅降低误报率。
检测结果自动报警并生成结构化报告,极大降低对人员专业能力的依赖;为应对个人智能终端泄密风险,设备具备无线信号实时侦测与解析能力,可发现并定位可疑的数据传输行为,应对恶意应用后台监听、定位和跨境数据流问题,为关键场所提供主动防护手段;考虑到操作复杂,难以快速部署使用的实际情况,产品采用全中文图形化界面,设计轻巧便携,支持一键式快速检测和自动报告生成,普通工作人员经过简短培训即可熟练操作,特别适合临时会议、移动办公等场景的快速安全检测。
而天机信安屏幕防拍摄系统则聚焦屏幕信息交互环节的窃密风险,作为专用防护设备,通过“检测模组 + 涉密电脑 + 屏幕防拍摄系统 + 常规显示器”的联动架构,当检测到违规拍摄行为时立即自动隐藏显示内容,且设备物理隔离无对外网络通路,从源头阻断屏幕信息被拍摄窃取的可能。二者一“测”一“防”,前者主动发现窃密设备隐患,后者深度防护屏幕信息泄密,形成“检测 - 防护”闭环,为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要涉密环境打造更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应对当前复杂信息安全威胁的优选组合。
中科国御深度参与了大会的组织与筹备工作,积极协办并助力构建高水平的行业交流平台。会议期间,公司在论坛入口区域设置了专题展区,集中展示了其在信创安全、数据防护、威胁监测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交流。
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收官。本次论坛聚焦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从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构建,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为行业提供了前沿视角与实践路径。面向未来,唯有持续深化技术攻关、强化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智能时代的复杂威胁。让我们以今日成果为起点,携手推动信息安全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