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力争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5%左右,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工作方案》列举了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三大方面、14条举措。其中涉及农机装备的内容如下:
深挖存量市场潜力方面,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作用,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
培育壮大新需求方面,鼓励开展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培育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智慧农业场景,推广应用智能化动力及耕种管收作业装备、设施园艺装备等智能农机装备;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方面,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一批智能农机、智能医疗装备、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食品机械、安全应急装备、冰雪装备、养老适老装备等智能民生装备。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支持重点省份加强协同作、优势互补,加快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引导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加强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医疗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业内认为,《工作方案》通过“供需双侧协同发力”,既通过补贴优化引导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倾斜,又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增强供给能力,预计将推动农机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加速转型,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强支撑。(本段内容由AI生成)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工信部、AI智能体。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