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行业访谈】8月13日至15日,第33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
仪器仪表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展会期间,仪表网记者有幸邀请到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骆建军先生,共同探讨华澜微电子在固态存储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未来愿景。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骆建军先生接受采访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存储介质正经历着从传统硬盘、磁盘、光盘到半导体存储的革命性变革。华澜微电子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凭借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技术实力,在固态存储领域崭露头角。
骆建军教授介绍道,在传统存储时代,电脑硬盘和数码相机受限于机械驱动的磁盘技术,存在震动大、可靠性低、容量提升困难等诸多问题,且核心技术被美国西部数据和希捷两家公司牢牢掌控。早在十几年前,华澜微电子便前瞻性地投身于基础研究,抓住存储介质向半导体芯片转变的历史机遇,从基础数学理论到模型搭建,逐步构建起硬盘产业的核心技术体系。如今,我们日常使用的数码相机、轻薄笔记本电脑以及大容量手机存储,都离不开华澜微电子的技术贡献。
近年来,华澜微电子紧密围绕固态存储控制和数据安全系统两大核心领域,全力推动数据存储控制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骆建军教授指出,存储技术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单个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存储卡等,其核心技术涵盖存储器和控制器两部分。在存储器方面,长江存储已取得显著成就;而华澜微电子则专注于控制器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先进算法和硬件电路架构,成功实现了数据读写的高速、可靠,解决了数据存储的关键难题。二是数据中心层面,如何将数万个硬盘高效连接并协同工作,一直是行业的痛点。华澜微电子自主研发的硬盘阵列技术,如同为数据中心配备了精准高效的 “指挥官”,彻底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厂家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至此,从单个硬盘到数据中心,华澜微电子携手国内合作伙伴,实现了从CPU到存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华澜微电子正积极打造大数据硬科技产业基地,致力于构建从芯片设计到应用场景、再到终端产品的良性循环存储产业生态。骆建军教授透露,未来,华澜微电子将继续夯实芯片技术基础,同时拓展硬盘生产线以及大数据数据中心
服务器生产线,加强与国内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此外,针对生产设备和科学仪器设备领域的需求,华澜微电子也希望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集群。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 “中国芯” 出口全球的芯片企业,华澜微电子始终秉持创新精神,勇立行业潮头。骆建军教授表示,创新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行业同仁的携手共进。此次参加展会,正是希望与各方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正如骆建军教授所言:“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未来,华澜微电子将继续依托产业积累,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发力,为用户带来更多创新产品,为推动芯片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贡献更大力量。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