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用技术集团工会印发《关于命名通用技术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通知》,来自通用技术机床板块的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通用技术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工会主席马可辉向集团新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代表授牌。



通用技术沈阳机床桑会庆劳模创新工作室

(⇧左三为桑会庆)
由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通用技术集团劳动模范,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桑会庆领衔,现有成员22人,近年来取得创新成果4项,实现创新成果转化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培养省部、集团级劳模工匠人才3人。
工作室主要围绕产品制造效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针对T系列
数控车床产品装配周期不均衡等问题成立QC小组,实施的《提高电气序装配效率》QC项目使电气序装配时间减少了2.3小时。同时,工作室还参与了企业主营产品用户工艺研究与产品应用项目,针对客户及主机自身的迭代更新等方面实际需要,完成了
功能部件的测试和各项数据的收集。
通用技术大连机床马树徳劳模创新工作室
(⇧右三为马树德)
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通用技术大连机床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工马树德领衔,现有成员18人,近年来取得创新成果8项,实现创新成果转化8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国家、省部、集团级劳模工匠人才4人。
工作室今年承担了辽宁省“汽车、阀门领域零件加工制造技术提升”专项课题,成功解决铝合金阀体精镗加工中长期存在的振纹问题。在集团重点项目《复杂零件五轴加工及检测技术研究》中,工作室引入五轴工件测量仪嵌入式系统,实现刀具自动检测、坐标系智能校正与关键特征在线测量,将零件加工一次合格率从65%提升至92%,生产效率提高40%,成为“人工智能+工匠智慧”深度融合的典范。
通用技术齐二机床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中间为李军)
由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黑龙江省首席技师,通用技术齐二机床车工李军领衔,现有成员25人,近年来实现创新成果转化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省部、集团级劳模工匠人才8人。
工作室近年来服务了100余家企业客户,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200余项。工作室主导的铝锭铣刀盘工艺优化项目,通过对半精车与精车工序的合理合并,结合微米级精密零件加工,将加工周期从7天压缩至4天,成功突破端面精度加工技术瓶颈,为企业年均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通用技术哈量公司付海超劳模创新工作室
(⇧右二为付海超)
由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通用技术哈量公司装配钳工付海超领衔,现有成员5人,近年来获得创新成果2项,实现成果转化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省部、企业级劳模工匠人才2人。
工作室对标国际顶尖产品,创新性地对内径千分表进行了装配工艺改进,在连接内径测杆与千分表时,采用更高精度的千分表校正二者同轴度,有效消除了因偏心导致的测量偏差,将配合间隙严格控制在0.005mm左右,显著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工作室还主动扛起非标特定内径量表的装配重任,聚焦高附加值定制产品领域持续突破。
通用技术天锻公司王鹏劳模创新工作室
(⇧右侧为王鹏)
由全国劳动模范、通用技术天锻公司生产制造部副部长王鹏领衔,现有成员15人,近年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培养国家、集团、企业级劳模工匠人才6人。
在国家重点工程天津大学地震实验台项目中,工作室成员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攻克地震实验台建设中的技术难题,通过模拟技术、局部试验等方法,将焊接变形量控制在±2.5毫米以内,空间加工精度更是达到了±0.75毫米的惊人水平,焊接件变形量的控制指标在大型实验平台项目中远超常规技术标准,实现了大型振动台台体的高质量焊接。
通用技术机床公司将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代马恒昌小组精神,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促进集团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