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创新实践

2025-09-27 14:03:06来源:广东生态环境 阅读量:17674 评论

分享:

  地下水污染防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战场,是保障水安全战略的关键环节。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水所)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科技赋能、精准治污”为目标,经过五年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地下水污染原位化学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2025年4月,经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实现了关键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美丽广东建设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攻坚显担当
 
  面对地下水污染场地地质条件复杂、修复技术难度大等挑战,水所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建以党员博士为核心的“先锋突击队”,联合高校、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整合多学科专家力量,成立产学研科研共建团队,坚持“现场就是战场”的工作理念,累计完成10万余平方米污染场地的精细化踏勘,创新设计土柱模拟系统和大型砂箱实验平台,先后开展室内小试1650组、场地中试128组,建立“参数优化—方案迭代—效果验证”的闭环研究模式,为技术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强内核,技术突破结硕果
 
  水所党支部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在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和技术体系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自主研发高效混合菌剂、铁基炭基改性材料、复合缓释氧化剂等新型环保材料,以及移动式地下水曝气—配液—注液一体化装置、多级分区可渗透反应墙等智能装备,首创“原位阻隔墙+原位注射井反应带+可渗透反应墙”高效协同修复技术体系,攻克传统修复技术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污染修复效率提升1—3倍。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起草团体标准1项。
 
  示范引领创佳绩,绿色治理树标杆
 
  技术成果在省内外多个地下水污染修复项目成功应用,实现地下水中三氮、氯代烃、石油烃等单一类型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6.9%—99.8%,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综合去除率高达88.0%,经济效益达13382.20万元,填补耦合修复技术工程实践的空白。其中,清远市英德滃江流域稀土矿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项目打造“外源污染阻隔—原位靶向修复—末端深度治理”的全链条治理样板,入选2024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核心技术入选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方案”。
 
  原标题:【苦干实干 争先创优】广东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创新实践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