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保利集团发布《保利基本准则》,以“144N”的整体架构,为保利集团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顶层指导和根本遵循。“中国保利”官微推出【精益领航】专栏,聚焦全系统深入推进“八维精益”管理理念形成的优秀成果,以点带面,创效促优,为保利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本期分享保利中轻下属中国造纸院经验案例——
当前,全球造纸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美元,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成为重要方向。我国造纸行业则面临深刻变革,产能过剩、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话语权。保利中轻下属中国造纸院针对高端纸基材料自主研发与生产的明显短板,强化“八维精益”管理引领,实现多个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迭代与产业拓展。
数据显示,我国造纸行业研发投入占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仅有1%-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诸多企业长期以来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位置,阻碍了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造纸院聚焦行业困境,选取了新能源材料、机械装备材料两大方向作为发力点。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超级电容器是适配新能源汽车“快充补能”场景的重要元件,其隔膜作为核心材料,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影响供应链安全;在机械装备材料领域,高性能无石棉密封材料作为发动机、车辆和其他各类机械装备的刚需部件,广泛应用于柴油机、汽油机、化工管道、工程机械等领域,但国产材料性能远低于实际需求,面临“卡脖子”难题。
小贴士
超级电容器像大型设备的“快充充电宝”。超级电容器隔膜是它的“特殊隔板”,既能保证充放电过程顺利进行,也能防止电极间直接接触造成短路。高性能无石棉密封材料能抗高温高压、防油防污染,是高端机械发挥全部性能的“六边形战士”。
面对挑战,中国造纸院以精益管理理念为指引,深入践行P8工作法,通过组建“科研攻关+中试试验+品控保障+市场推广”的跨领域团队,从组织架构上打破技术与生产、研发与市场的壁垒,开启了核心技术的攻坚之路。
核心技术攻坚犹如攀登险峰,既要排除万难,也要讲究策略。中国造纸院团队一改“一步到位”的传统研发模式,采用“小批量试产-数据反馈-参数优化-批量应用”的精益循环思路,为项目找到了攀登的最佳路线。
自2017年以来,超级电容器隔膜项目历经几十次论证、上百次中试、成千次实验、数万次数据分析,最终啃下技术硬骨头,不仅掌握了20μm至50μm的全套型号产品生产技术,还打造出千万平方米级的示范生产线,牵头启动了国产超级电容器隔膜行业标准起草修订工作,使得我国超级电容器核心材料彻底摆脱了进口依赖,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特种无石棉纤维密封材料项目殊途同归,团队由国家特聘专家领衔,坚持从原材料源头构建标准化体系,对生产工艺参数实施精细化管控,历经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产品试生产、客户验证、小批量应用、批量生产和批量应用等阶段,产出的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并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积极参与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为压缩机、汽车等重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材料支撑。
中国造纸院以精益理念破局,在精益管理中实现领跑,最终摸索出“精益+创新”的发展模式,并在原有密封材料事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轻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廊坊)有限公司,成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沿阵地”,实现了从传统造纸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转型。
如今,中国造纸院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纤维密封材料、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隔热材料等高性能绿色纤维复合材料彻底改变我国高端零部件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了扎实的供应保障;抗菌除臭功能整理剂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广泛应用于卫生用纸、防治、医疗行业……无数个保利出品的纸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千行百态,成为我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
科技创新
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期待更多
保利技术迭代创新
助力行业向上向好
来源:保利中轻
编辑:集团公司党群工作办公室
原标题:中国造纸院:突破!实现国产替代!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