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会议新闻

中国家具协会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召开

2025-09-11 14:55:25来源:中国家具协会 阅读量:17544 评论

分享:

 
  9月10日,中国家具协会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会议在第三十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期间成功召开,同期举办全国家具标准化活动。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徐祥楠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屠祺作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张冰冰,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任玉平,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季飞,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材家居装饰装修质量检验所所长程云斌,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菊芬,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家具标准化专家、企业代表16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徐祥楠在会上讲话。他表示,标准化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前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相互补足,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已初步建成。中国家具协会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是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专业组织,发挥着凝聚各方力量、落实标准政策、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作用。第二届质量标委会强化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应用、社会责任、质量安全等领域制定团体标准,各项工作获得了行业内外广泛认可,为提升我国家具产品质量、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第三届全体委员深入贯彻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和政策指示,加强新兴领域标准建设,发掘家居消费新潜能,为行业注入新活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工作,实现国内国际同频共振,推动中国家具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继续以标准化建设新成效,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屠祺做工作报告。她对徐祥楠理事长的鼓励肯定与各位委员的信任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第二届质量标委会采用“政、产、学、研、用”融合的组织架构,修订更新了相关工作规则和制度,建立了开放机制和严谨流程。5年来累计修制订标准27项,标准征求意见采纳率和企业参与度逐年提升,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标委会在行业引领、政府服务、媒体宣传等方面深化工作,不断提高团体标准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第三届质量标委会将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制度保障,广泛吸纳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继续完善团标体系,引领行业发展,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培训应用,服务国家战略,继续加大标准宣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开展标准化示范服务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推动标准互认,带动整个行业稳健、创新、繁荣发展。未来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视野和行动,为家具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徐祥楠为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颁发证书。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屠祺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颁发证书。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徐祥楠为2025年团体标准修订人员、团体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颁发证书。
 
 
  中国家具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解悠悠宣读《中国家具协会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任职决定》。
 
 
  中国家具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曲广兵主持会议。
 
 
  会议同期的全国家具标准化活动环节,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菊芬,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所长钟文翰,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标准研究中心主任章雅玲,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经理徐红等专家就新发布的“两新”领域国家标准进行宣贯,从企业出海、绿色产品认证、有害物质检测技术、适老家具设计、智能等级评价、产品质量分级、智能床垫等多个方面作专业解读。
 
  中国家具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正从“建机制、补空白”的基础阶段,迈向“强应用、促融合”的深化阶段。未来,中国家具协会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强化标准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家具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