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开始认识到宇宙的浩瀚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就从未停歇。与此同时,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得到了拓展,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得到了革新,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升级。随之也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来帮助人类更好的去探索宇宙。
而就在最近,一项新的成果或许能够帮助人类迈出探索早期宇宙奥秘的重要一步。据悉,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sPHENIX粒子探测器于近日通过了物理学中的“标准烛光”测试。
“标准烛光”是天文学中的一个学术语,简单来说,标准烛光是天文学中已经知道光度的天体,而在宇宙学和星系天文学中获得距离的几种重要方法都是以标准烛光做基础的。因此,“标准烛光”测试也是检验探测器精度的一个常用基准。而sPHENIX粒子探测器的任务是通过精确测量高速粒子碰撞后的产物,重建大爆炸初期出现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特性。因此,其通过物理学中的“标准烛光”测试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这也并非sPHENIX粒子探测器给我们带来的的第一个惊喜。早在今年7月,sPHENIX粒子探测器便带来了首批成果,它成功捕获了宇宙极早期物质形态的关键数据。
报道显示,sPHENIX粒子探测器记录到了两束金离子以2000亿电子伏特的能量迎头相撞时的画面,并帮助科学家精确测量了相互碰撞时,产生的数千个粒子的数量和能量密度。数据显示,碰撞越剧烈,产生的带电粒子数量越多,释放的总能量呈几何级增长。该成果也展示出了sPHENIX粒子探测器的强大性能。
后续,sPHENIX粒子探测器将继续捕捉QGP的“痕迹”,帮助研究人员揭示早期宇宙物质的演化规律。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