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指通过系统性治理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闭环管理,让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在数字化浪潮下,智慧环境治理技术正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科技正重构城市环境治理。
智慧技术为“无废城市”筑牢全链条治理基石
“无废城市”建设涵盖“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全链条,而智慧环境治理技术通过感知、传输、分析、应用四大环节,为每个环节提供精准化、高效化支撑,构建起“可视、可管、可控”的治理体系。
(一)源头减量:智能监测引导绿色生产生活
在废弃物产生源头,智慧技术通过数据采集与行为引导,从源头减少垃圾总量。
工业领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量、成分构成,结合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工艺。
生活领域: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通过AI图像识别、重量感应技术,精准识别居民投放的垃圾种类,对正确分类的用户给予积分奖励,对错误分类的行为实时语音提醒。
(二)分类收运:智能调度杜绝“混装混运”
“混装混运”是垃圾分类落地的痛点,而智慧调度系统通过“人、车、箱”的数据联动,实现分类收运的全程可控。
智能收运车辆:车辆配备GPS定位、视频监控、重量
传感器,实时上传行驶轨迹、垃圾装载量、分类情况。例如,深圳市的垃圾分类收运车可通过扫码识别对应类别的垃圾桶,若发现垃圾桶内垃圾种类与车辆收运类别不符(如厨余垃圾车扫码清运其他垃圾桶),系统会立即锁定车辆并提醒驾驶员,同时将异常信息反馈至监管平台。
智慧调度平台:基于各区域垃圾产生量、收运车辆实时位置,平台自动规划最优收运路线,避免车辆空驶或过度集中。例如,上海市“垃圾收运智慧调度系统”通过分析居民区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垃圾桶满溢预警数据,动态调整收运频次——早高峰时段增加厨余垃圾车运力,晚间增加其他垃圾车调度。
(三)处理处置:智能监管保障“无害化”底线
在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处理环节,智慧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二次污染。
焚烧厂智能监控:焚烧炉配备温度传感器、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炉温、烟气中二氧化硫等指标,数据同步上传至环保部门监管平台。
填埋场智慧防渗:填埋场底部铺设渗漏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渗滤液是否泄漏;同时,填埋气收集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调节抽气速率,将甲烷等气体回收用于发电。
(四)资源化利用:数据赋能“变废为宝”
智慧技术通过打通“废弃物产生—需求—利用”的数据链路,提升资源化利用的精准度与效率,让“垃圾”成为可循环的资源。
再生资源供需匹配平台:平台整合企业废弃物产出信息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需求信息,实现“点对点”精准对接。
建筑垃圾资源化智能调配: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记录建筑工程的建筑垃圾产生量、成分,结合城市道路施工、绿化工程的用料需求,将建筑垃圾破碎后的再生骨料精准调配至需求场景。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废城市”与智慧环境治理的融合将向更深层次推进,最终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目标。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