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从“人防”到“智管”:解读联运环境的建筑垃圾管理“最优解”

2025-08-27 14:01:46来源:联运环境 阅读量:18420 评论

分享: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筑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年产生量已超过20亿吨,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左右。然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仍不足4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垃圾的规范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底前建成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地级市资源化利用率超50%,有效遏制偷排乱倒现象。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建筑垃圾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管理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在传统的建筑垃圾管理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监管手段落后、处置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工地、运输队、消纳场之间信息闭塞,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往往依靠"碰运气",导致建筑垃圾管理效率低下、乱象丛生。
 
  运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随意倾倒、沿路抛洒、危险驾驶等,不仅严重破坏城市环境,还对居民生活质量与出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民众对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
 
  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面对行业困境,联运环境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建筑垃圾全过程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数字化治理。
 


 

  系统采用"多维感知层、智能管控层、决策应用层"三位一体技术架构,通过AI视觉识别、地磅传感、GPS/北斗定位、电子标签等物联设备,实现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的数据采集与状态感知。
 
  在源头管理方面,系统实现工地、小区等产废单位的数字化备案,物联网地磅自动计量,并生成防篡改电子联单。通过视频AI监控,自动识别未冲洗、裸露堆放、混装混运等违规行为。
 

 

  运输环节推行"一车一码"身份认证,杜绝黑车、套牌车非法运营。借助全程轨迹追踪功能,实时监控运输路径,智能预警偏离路线、违规停车等异常情况。
 
  处置末端实现消纳场和资源化企业数字化管理,实时上传地磅数据,比对源头产生量,有效防范偷倒乱倒,并实现再生骨料、再生砖等产品去向追溯。
 
  数据驾驶舱智能预警与协同治理
 
  平台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违规行为智能识别、安全事件预警提示、产能失衡预判,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防控。系统打通住建、城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建立联审联批、联合执法业务协同机制,大幅提升治理效能。
 


 

  创新"随手一拍"社会监督功能,建立公众举报、处置反馈、积分激励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更增强了公众参与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联运环境建筑垃圾管理系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治理范例。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痛点,更通过数据驱动,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规划、运输路线优化、资源化项目布局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未来,联运环境将持续迭代平台能力,重点深化AI算法模型、区块链溯源、碳资产管理等应用,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交易、碳普惠等创新服务,构建建筑垃圾治理生态圈,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一创新实践表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建筑垃圾治理不再仅仅是城市的"负担",而是转化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动力,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系联运环境投稿,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