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从涂料研磨到智造“双引擎”:派勒集团的创新跃迁与强国担当

2025-08-26 14:14:17来源:派勒纳米 阅读量:15143 评论

分享:

  在涂料行业,“研磨”是决定产品性能与品质的核心环节。2007年,当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现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装出第一台实验型纳米研磨机和篮式研磨机时,它不仅为国产涂料装备的突围添上了重要一笔,更标志着派勒集团在微纳米级分散与研磨技术领域的深耕正式启航,为企业今后的持续创新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
 
  1、涂料根基:研磨技术的深耕与引领
 
  派勒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涂料行业紧密相连:
 
  奠基之作: 2008年,以“品牌化、高档化、国际化”为指引,推出PHN 0.5实验之星纳米研磨机、PHE卧式研磨机、PBM篮式研磨机等系列产品,并通过ISO9001和欧盟CE认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为涂料企业提升产品细度、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可靠装备。
 
  持续创新: 2009年推出大流量盘式研磨机;2010年成功研发集成动态离心分离器、双端面机械密封等先进功能的“大流量棒销式纳米研磨机”,显著提升了研磨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满足了高端涂料、陶瓷墨水色釉料对超细分散的严苛要求。
 
  大型化突破: 2011年,推出355kw超大型卧式超细研磨机PHE SuperMaxFlow1000,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更解决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高产能、超细研磨的痛点,成为行业里程碑。
 

 

 

 

派勒纳米研磨机
 
  这段在涂料油墨设备领域的深耕历程,为派勒集团积累了深厚的微纳米材料处理工艺经验,锻造了其在精密研磨、分散领域的核心能力,并形成了三大核心底层技术——干法粉体研磨与分级、湿法浆料研磨与制浆、光学研磨与抛光,构成其坚实的创新底座。正是这些在涂料行业淬炼出的技术“利刃”,为其后续的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双轮驱动:从“纳米装备”到“工业母机”的战略跃升
 
  凭借在微纳米研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派勒集团紧跟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脚步,特别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扩展,派勒将服务涂料行业所锤炼的核心技术——微纳米级分散研磨工艺,技术性的升级应用到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浆料及碳纳米管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从“涂料研磨智造”到“新能源装备引擎”的华丽转身。
 
  同时,2015年对湖南金岭机床的战略并购,标志着派勒集团开辟了第二增长极——“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由此,集团构建了以“纳米工艺装备”及“高端数控机床”为双轮的核心业务格局,旗下四大工业公司(派勒纳米、金岭机床、赫尔曼精机、金岭软件)协同发力:
 

 

 

 

 

金岭机床部分产品
 
       3、响应国策:锻造新质生产力 践行智造强国使命
 
  2025年初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将科技领域民企推向时代前台。派勒的成长轨迹,正是新质生产力勃兴的缩影:
 
  破解“卡脖子”:在超细研磨装备(50nm以下)、五轴数控系统、大型矿山装备(艾萨磨®)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产业链安全。
 
  布局绿色循环:打造覆盖“电池材料研磨-制浆-回收”的全链条绿色解决方案,并与百利科技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涵盖从设备选型到工艺创新、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从施工调试到运维托管服务的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派勒新能源全链条绿色解决方案
 
  赋能高端制造:金岭机床累计为全球提供6万余台设备,赫尔曼精机的高端五轴加工中心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装备。
 
  派勒集团项目案例
 
  正如派勒集团战略所示:“百年企业、百亿市值、百亿产值”的蓝图,绝非空中楼阁。在新能源浪潮与高端装备自主化的双重机遇下,派勒集团正以“纳米级”的匠心精神与“大国重器”的担当,向世界领先的 “微纳米粉体材料成套装备智慧工厂” 和 “数控机床” 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球目标进发。
 
       结语:
 
  从广州实验室里诞生的第一台研磨机,到服务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的装备巨头,派勒集团的成长密码,在于将技术创新基因深植于国家发展需求的土壤中。当“纳米装备”的精密遇上“工业母机”的厚重,一家民企的“双轮驱动”,正成为中国高端智造突围的生动注脚。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