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还未来临,各大商超已将中秋糕点摆在显眼位置。中秋糕点,尤其是月饼,无疑是承载美好祝福与团圆寓意的主角。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糕点的制作工艺与生产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食品机械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新疆哈立得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厂房中,数字化月饼生产线正火力全开。从原料搅拌伊始,双速双动
和面机便高效运转,其通过皮带传动实现灵活变速,搅拌杆与搅拌桶默契配合、同步旋转,短短十分钟,便能将各种原料揉制成均匀细腻的面团。整个过程全密闭操作,不仅隔绝了外界污染,保障了食品安全,更以稳定的品质,为后续工序奠定坚实基础。在包馅环节,先进的包馅设备大显身手,无论是细腻的豆沙、醇厚的莲蓉,还是颗粒饱满的五仁馅料,都能被精准包裹进饼皮之中,重量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确保每一块月饼都能拥有恰到好处的口感与风味。
东莞华美食品集团的机械化转型之路,更是行业发展的生动注脚。自1998年自主改装首条流水线以来,企业便开启了效率飞跃的征程。当年,工人手工包馅日均最多100个,而SZ-64型自动
包馅机投入使用后,每小时便能完成2000个,效率提升近50倍。这款卧式输面设备,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通过
PLC触控屏,轻松储存十余种馅料配方,馅料切换迅速便捷。如今,华美食品集团在多地布局的数十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能突破350万个,以高效、稳定的生产能力,满足着市场对中秋糕点日益增长的需求。
机械化生产不仅带来了效率的大幅提升,更让中秋糕点的品质管控实现了质的飞跃。在面团处理阶段,不同规格、功能的和面机能够根据面粉特性、产品需求,精准调节搅拌速率与时间,揉制出筋度适宜的面团,为月饼口感提供保障;成型工序中,模具更换系统支持圆形、方形、花形等多种样式快速切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审美需求的同时,确保每一个月饼都能拥有精美外观;烘烤环节,远红外线烘炉成为关键“把关者”,其通过热反射板实现炉膛温度均匀分布,±1℃的精准控温,让月饼上色均匀、熟透度一致,避免了传统手工烘烤中常见的“一炉多味”现象。据统计,机械化生产模式下,中秋糕点的产品合格率从手工制作时的85%提升至99.5%,极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年,柏兆记、红星食品等企业纷纷推出创新产品,低糖、低脂、无添加的健康型月饼,以及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的创意月饼成为市场新宠。而这些创新产品的诞生,同样离不开食品机械的有力支撑。例如,在原料处理环节,高精度的研磨、筛选设备能够精准提取食材中的有效成分,为低糖、高蛋白月饼提供优质原料;在成型与烘焙过程中,智能化设备可根据新配方、新工艺,灵活调整参数,确保创新产品的口感与品质达到预期。
当然,食品机械在推动中秋糕点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小众馅料的特殊质地与流动性,可能导致部分设备在输送、填充环节出现堵塞等问题;频繁更换模具以满足小批量定制需求时,较高的时间成本与设备损耗,也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此外,专业运维人员的短缺,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在设备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存在困难,制约了机械化转型的步伐。
未来,中秋糕点产业与食品机械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食品机械将朝着更加智能、柔性的方向升级。AI视觉识别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质检环节,通过摄像头快速、精准地识别月饼外观瑕疵、重量偏差等问题,实现自动化筛选;模块化、可快速换模的生产线将成为主流,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切换生产不同规格、样式的中秋糕点,灵活响应市场需求;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入,将使生产设备与市场销售数据紧密相连,企业可依据实时销售动态,自动调整生产计划与产能,避免库存积压与生产不足。
另一方面,在传承中秋糕点传统风味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食品机械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拓展创新边界。从原料多元化创新,挖掘更多特色食材融入糕点制作,到工艺优化升级,探索更节能环保、高效优质的生产方式,再到产品形态与包装的创意设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审美与消费需求,食品机械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秋佳节,当人们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沉醉于阖家团圆的喜悦之中时,或许未曾留意,在这一块块糕点背后,食品机械正默默耕耘,以科技之力推动产业发展,让中秋糕点这一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