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碳达峰试点
城市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打造,总结提炼杭州市“双碳”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我们通过公开征集、实地考察、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极具亮点示范和创新引领的“2025年度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也许就在你身边,快来一起看看吧!第1期介绍的是“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
。 项目概况
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是杭州市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着力建设的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目前已形成“一库两平台”的管理架构(一库:能碳公共数据库,两平台:能碳数字监管平台、杭州市能源管家APP平台),构建了“三端四级”(三端:政府端、企业端、节能服务商端,四级:部门、区县、镇街、企业)立体式服务体系,汇聚企业用能数据、生产数据、能源经济数据等全品类数据,服务2500余家用能企业、140余家节能服务商、10余个部门单位重构政企互动降碳业态,赋能城市“双碳”智治。
主要做法
(一)夯实数据底座,掌握企业运营家底
按需接入重点用能单位,接入年用能量1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1700余家,覆盖规上企业85%以上;接入年用电量100万度以上公共建筑800余家。全量归集企业数据要素,通过源端采集、末端上报等措施,汇聚企业用能数据、生产数据、能源经济数据等3大类110子类企业数据。共享共建数据成果,对内贯通“省-市-县-镇街”四级应用链条,数据清洗加密后共享至省能源监测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等10余个部门。
(二)强化数据管理,提升精准治理能力
纵向压实数据填报质量,建立企业能管员“宣、培、考、服”一体化服务体系,指导企业能管员全面掌握、准确填报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累计完成2500余家企业、4000余名能管员、30余次集中培训、8000余次“一对一”现场培训。横向建立数据核校机制,通过电力公司源端采集数据比对企业自主填报数据,对数据异常企业举一反三开展全品类数据核查整改,双管齐下保障能碳公共数据库可用、实用、好用。数据互通助力企业减负,通过与省级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企业无需重复填报,实现“一次申报、省市共享”。2023年,工业企业数据申报率从1月的73%稳步提升至12月的98%。
(三)拓展功能应用,提升数智治理能力
建设业务管控应用。建设用能预算化、节能监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价等业务数字应用,实现“用能预算无感跟踪”“标签企业个性化管理”等功能,监管效率提升近一倍,数智服务基层减负。调用外部成熟应用。引入外部节能服务商成熟应用,基于成本合理、专业对口原则,鼓励企业开发能效诊断、光储潜力测算、节能设备置换等应用,接入杭州市能源管家APP,补全平台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短板。
节能降碳成效
(一)辅助主管部门精准治理
提升政府精准管控能力,主管部门可在线查阅区域、行业、企业的能碳使用情况,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构建碳排放监测预警闭环机制。绘制典型行业发展画像,从经济贡献、就业吸纳、行业地位、能碳管理水平等全维度绘制杭州代表行业画像,编制行业分析报告,辅助相关部门在传统行业转型、新制造业培育中精准施策。降低市县平台开发成本,平台数据共享至10余个部门单位,为建德、钱塘、临安等区县提供现成数据资源与技术支撑,避免区县自建平台重复投入。
(二)服务用能企业主动降碳
能碳晾晒激发节能需求,开发能源管家APP用能企业端口,一张图全景展示企业能碳运行数据及行业排名,激发企业自主技改动力。“节能超市”服务无忧减碳,履行政府“店小二”职责,开发“节能超市”应用,有效破解需求企业线下信息发布难、合作服务商数量选择性不足等难题。以杭州雅马哈乐器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手机操作一下即享受技术专家免费上门会诊服务。
(三)保障节能服务商优质服务
提升企业能效服务质效,开发能源管家APP节能服务商端口,聚合省内外专业节能服务商140多家,实时响应企业问诊诉求,缩短传统上门服务链条,以更小成本、更优质量服务企业能效提升。资金赋能企业绿色发展,联合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聚合一批金融机构,开展企业绿色等级评价,推动金融机构差异化授信“碳效贷”“转型贷”等金融产品,资金赋能企业绿色发展。
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平台采用模块化架构,通过标准化服务、动态资源调配和智能数据支撑,灵活满足不同地区差异需求,可实现平台低成本快速落地。目前正推进省市贯通,计划年底前将杭州市能源管家APP升级为浙江省能源管家APP。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