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胚芽米:健康主食赛道上的 “营养新贵”

2025-08-21 08:49:30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阅读量:17859 评论

分享:

  在人们对餐桌健康愈发挑剔的当下,作为日常主食核心的大米,正悄然经历从“饱腹”到“营养”的升级变革,胚芽米便是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的“营养新贵”,逐渐走进更多家庭的厨房。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健康”。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9%,高血压患者超2.45亿,主食摄入结构不合理是慢性病高发的核心诱因之一。传统精白米为追求口感与外观,会剥离稻谷的谷皮、糊粉层与胚芽,导致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流失率高达95%,直接加剧公众营养失衡——我国居民维生素B1摄入不足比例达80%,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推荐值的50%。正是在健康需求倒逼下,富含营养的胚芽米应运而生,既填补了主食市场的营养空白,也为传统大米产业开辟了新赛道。
 
  很多人好奇,胚芽米为何被称作“营养黄金”?这要从稻谷结构说起。稻谷去壳后的糙米,因皮层坚硬粗糙、口感差且不易煮熟,通常会进一步加工成精白米,但这一过程会让大米丢失大部分营养。而胚芽米走“适度加工”路线:仅去除糙米外层坚硬皮层,尽力保留蕴含丰富营养的胚芽及少许糊粉层。这小小的胚芽虽仅占大米重量的2%-3%,却集中了大米66%以上的营养,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E、膳食纤维及钙、铁、锌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
 
  不过,保留胚芽并非易事。胚芽十分脆弱,传统碾米中稍受外力就易脱落,这是早期胚芽米难大规模生产的关键。为攻克这一难题,科研人员与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出超低压多次碾米等工艺,并搭配智能化设备,大幅提升胚芽留存率。以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为例,其历经10年研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水稻加工,打造出活性留胚米智能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加工的稻米留胚率高达95%,远超日本80%的标准,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生产线通过米粒实时检测技术(准确率97.2%)、米形分割模型及个性化碾磨程序,让每粒米经多道轻柔碾磨,在保证口感的同时,最大限度确保留胚率与胚芽完整度。
 
  技术突破为胚芽米品质奠基,标准规范则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从科学定义看,胚芽米规范名称为“留胚米”,行业明确:留胚率80%以上的大米,才能称作胚芽米粳米。产业发展初期,部分企业制定的标准要求胚芽留存率80%、留存量30%,且米糠层去净率符合国家标准(原为75%,现为90%),但因工艺难度大,多数企业难达标,导致市场出现“伪胚芽米”,要么留胚率不足,要么营养不完整,严重影响消费者信任。如今,工程北米等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以更高留胚率树立标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让消费者能放心买到高品质胚芽米。
 
  在消费市场端,胚芽米热度持续攀升,需求快速增长。其消费群体覆盖各年龄段: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将其作为调节机能、预防慢性病的主食首选;年轻宝爸宝妈则看中其易消化性与全面营养,用作宝宝辅食。从数据看,2021年我国大米消费额6951亿元,胚芽米不足200亿元,占比仅约2%,但增长趋势明显。越来越多企业布局这一领域,既有传统大米加工企业转型,也有专注胚芽米的新兴企业涌现。同时,胚芽米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除日常主食外,还用于制作速食米饭、婴幼儿米粉等,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从健康需求催生产业机遇,到技术突破攻克加工难题,再到标准规范保障品质,胚芽米的发展折射出我国主食产业“营养化、高端化”转型趋势,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标准完善与市场认知提升,胚芽米有望成为更多家庭的主食选择,在推动粮食产业升级、守护餐桌健康的道路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