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公司(纳斯达克:BRKR)近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布鲁克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9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8.007亿美元微降0.4%。若排除汇率波动与并购影响,核心有机营收同比下滑7.0%。
盈利承压
财务表现方面,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第二季度稀释后每股收益(EPS)为0.05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非GAAP每股收益为0.32美元,同比下降38.5%。盈利压力主要源于三大因素:美国学术机构资助延迟、中国高端
仪器刺激政策未落地,叠加生物制药和工业领域资本开支放缓导致的市场需求疲软;美国进口关税上调和美元走弱造成显著成本压力;以及科学仪器(BSI) 部门超出预期的订单量下滑。
市场表现分化
业务板块中,科学仪器(BSI)作为支柱业务,第二季度营收7.332亿美元,同比下降0.3%,有机营收同比下降7.2%。上半年营收14.777亿美元,整体增长6.6%。
细分来看,BioSpin(核磁共振及临床前成像)第二季度营收1.95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0.2%;上半年累计营收4.03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生物制药客户需求疲软,学术及应用市场订单量收缩,科学软件业务成为主要拖累。
CALID(质谱与诊断系统)第二季度营收2.8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6%;上半年营收5.6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成为黯淡业绩中的亮点。微生物与感染诊断业务(含MALDI Biotyper平台)增长强劲,应用质谱板块稳健表现部分抵消了生命科学质谱业务的下滑。
Nano(纳米分析与X射线系统)第二季度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0.2%;上半年营收5.09亿美元,同比微增约3%。空间生物学业务贡献正向增长,但先进X射线产品线营收同比下降,工业市场疲软抵消了生物制药领域的部分需求。
布鲁克能源与超导技术(BEST)部门第二季度营收6.63亿美元,同比下降4.1%,扣除公司内部抵消后的有机营收同比下降4.8%。
从区域市场观察,业绩呈现显著分化:美洲市场有机营收下滑超10%,主要原因为美国学术机构预算冻结及生物制药企业资本开支延迟;欧洲市场同步出现两位数收缩;亚太区逆势增长低个位数,中国区微降但其他市场补偿;而中东欧及非洲(EMEA)地区表现最佳,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战略调整全年预期下调
为应对持续的市场逆风,布鲁克宣布启动大规模成本节约计划。该计划预计在2026财年将年度成本开支降低1亿至1.2亿美元,涉及全球供应链优化、制造体系调整及职能部门整合。
同时,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布鲁克同步下调全年指引:预计2025财年营收区间为34.3亿至35.0亿美元,对应有机收入收缩2%-4%;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降至1.95-2.05美元,较2024年2.41美元缩水15%-19%。管理层坦言,此轮业绩低谷主要源于全球学术机构、生物医药研发及工业研究三大领域需求的同步放缓。
技术布局锚定长期复苏
尽管短期承压,公司仍持续加码技术突破。二季度推出的timsOmni质谱系统开启功能性蛋白质组学新时代,timsMetabo平台则凭借“四维代谢组学”技术获得市场青睐。公司高层表示,新兴的后基因组研究范式揭示的生物复杂性,将持续驱动对下一代疾病研究工具的需求。公司同时看好人工智能浪潮对半导体计量业务的长期拉动。
展望下半年,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有机收入将持续中高个位数下滑,每股收益或与二季度持平。但伴随美国学术资助政策明朗化、中国刺激方案落地及全球关税形势趋稳,第四季度有望迎来转折点。历史经验显示,布鲁克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及2020年疫情冲击后实现强劲反弹,此番能否再度穿越周期,市场将持续关注。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