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极端降雨频发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今天(30日)早晨4时3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将有所增强,将于30日白天在浙江宁波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再次登陆(23-28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
台风登陆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可能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灾害。在面对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和科技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预警信息: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了解台风的路径、强度和预计影响时间,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在台风登陆前后外出活动,如需外出,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并注意避开危险区域。
检查和加固房屋: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可使用胶带或其他材料对窗户进行加固,防止窗户被强风击破。清理阳台和窗台的杂物,将花盆、晾衣架等易坠物品移至室内,避免高空坠物伤人。
做好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和常用药品,确保在台风影响期间生活不受影响。准备手电筒、蜡烛、电池等
应急照明设备,以防停电。
注意用电安全:检查家中的电路和电器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在台风来临前,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拔掉插头,避免因电路短路引发火灾。
科技在台风的监测、预测以及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气象监测与预测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实时监测台风的位置、强度、云系分布等信息,为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气象卫星能够拍摄台风的高清图像,帮助气象专家分析台风的结构和发展趋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和复杂的数值模型,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计算,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这些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海洋温度、大气环流等,为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水利设施监测与调度
智慧水利平台:在一些地区,智慧水利平台整合了水利工程、监测设备的基础数据,形成水利资产、监测监视、水灾害预报预警“一张图”。通过实时监测河道水位、水库蓄水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情况,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水位监测与预警系统: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关键位置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当水位超过警戒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如开闸泄洪等,以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压力。
应急救援与抢险
无人机巡查:无人机在防汛抗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快速到达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如山区、河道等,进行巡查和监测。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无人机能够获取实时影像和数据,及时发现隐患点,如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等,并将信息反馈给指挥中心,为抢险救援提供依据。
大数据与智能调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救援资源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智能调度。例如,平安产险宁波分公司启动大灾应急预案,建立智能化调度系统,整合员工、查勘车、施救车辆等救援资源,根据灾情发展实时调整救援部署,确保救援资源精准投放。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易受灾企业,组织专项小组现场指导并提供物资支持。
面对台风“竹节草”的再次登陆,我们需要充分做好防范措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而科技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科技与防范措施的紧密结合,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台风灾害,减少损失。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