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移动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四川成都近年来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构建智慧监管体系,有效破解移动源污染治理难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600万辆,位居全国前列。传统监管模式下,移动污染源具有"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给环境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如监管盲区多、执法效率低、数据碎片化、预警能力弱等问题,导致治理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为此,成都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天地车人"一体化的移动源智慧监管体系。
该体系通过构建全时全域监测网络,包括118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30台移动遥感监测车、2000个道路空气监测微站,并结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查,形成立体监控网络。同时,集成多源数据,开发移动源污染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智能识别、溯源分析和预测预警。在监管模式上,创新采用"非现场执法"、"黑名单"管理、便民服务APP和信用惩戒等手段,大幅提升治理效能。
当前,成都市通过“可感可溯 智管智控”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提升了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强大科技引擎,也为超大城市破解移动源治理难题贡献了“成都智慧”。2024年,成都市移动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相较于2020年分别下降24.4%和17.5%,大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成都的实践表明,破解移动源污染难题需要技术创新驱动、系统治理思维、多元协同共治和便民利企导向。未来,成都计划将智慧监管体系延伸至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领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更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治理移动源污染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方案"。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