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6日,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应邀参加会议,与全球各界共同探讨在地缘经济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如何重新激活经济增长。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共性精神即为企业家精神,是构成企业内生动力的力量源泉。市场活力来自于人,尤其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优秀企业家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勇于创新的魄力和放眼世界的视野格局,这不仅是企业家精神在认知层次的内在驱动体现,更是其行为实践的外在呈现标尺。
家国情怀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体现,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化学为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穿衣”问题应运而生,建设了“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全部14个化工项目,承建了国家引进的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等关乎国计民生重大工程,为我国构建独立完整化学工业体系作出重要贡献。对企业家而言,把企业办好是爱国情怀的首要表现,企业家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就是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中国化学在国内外建设了7万多套化工装置,营业收入多年来稳居全球油气服务领域第一,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600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500余项,成功突破了己二腈、高端聚甲醛、五复合
橡胶挤出机组、多晶硅、气凝胶、聚烯烃弹性体、高端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勇于创新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化学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化学党委从企业70余年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提出“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更高质量的中国化学”发展目标,科学谋划“135”发展战略,细致研究“123456”工作思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指向标”。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中国化学着力打造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邀请广大干部员工同题共答“中国化学之问”,不断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善作善成;大力倡导“灯火通明搞科研”,在多次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面营造出大抓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表彰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标兵,发布首批“星火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深入实施PMO项目管理法以及“赛马”“揭榜挂帅”等科研项目攻关机制,试点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持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全面加强一体管控,以穿透式管理和“六个一体管控”为抓手,统筹制定“三张计划表”和“九个专项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大力倡导“开源节流 降本增效”,让企业管理行为看得见、看得懂、抓得住、管得好。
放眼世界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也是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企业家应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作为全球化学工程领域的“排头兵”和中国化学工程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化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机构达150多个,其海外收入占比长期在20%以上,国际化程度在中央企业中位居前列。这样的成绩单,源于中国化学党委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始终锚定打造海外“增长极”的工作目标,围绕打造对外合作“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色名片”的总体要求,持续推动以化工石化为主,油气和基础设施业务共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走深走实。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化学充分发挥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工程转化核心竞争力,帮助所在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化发展优势,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福祉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走出去”。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指出,企业家与所有权没有关系,无论是所有者、职业经理人、普通职员,都可称为企业家,并具有企业家精神。从某种意义来说,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普适的力量,每位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可以拥有企业家精神。让我们以创新为驱动,以担当为己任,以实干为支撑,以执着为保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国化学力量。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