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企业动态

三夏深度观察 | 潍柴雷沃“智”领三夏

2025-06-25 14:10:13来源:潍柴雷沃 阅读量:17694 评论

分享:

  从荆楚大地的金色麦浪到黄淮海的智慧农场,从田间地头的无人驾驶农机到云端运行的AI大模型,今年三夏,潍柴雷沃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深化“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的融合创新,“智”领三夏生产迈向智能化、精细化新高度。
 
  雷沃谷神大喂入量收割机领衔
 
  — 智能农机筑牢效率基石 —
 
  今年三夏期间,麦田里奔跑的农机越来越大,种类也越来越多,从每秒收割量达到10公斤、12公斤的大喂入量收割机,到秸秆打捆机旋耕机、精量播种机……都在提升夏收、夏种、夏管的速度。
 
  
       潍柴雷沃今年推出的雷沃谷神GM5125、GR3106等最新款收割机成为备受瞩目的“收割利器”。其中,雷沃谷神GM5125收割机通过优化绞龙直径至610毫米、采用螺旋式伸缩扒尺、加长三段滚筒等技术升级,实现每秒12公斤喂入量高效作业,平均每小时收获15-20亩,并且机收损失率能控制在0.8%以内。
 
  
       除了收获环节,夏种、夏管环节同样至关重要。今年三夏,潍柴雷沃“动力换挡/CVT拖拉机+高端机具”高端组合引领“自动挡”作业时代。小麦收割结束后,雷沃动力换挡智能拖拉机搭载智能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夏种作业。这些智能播种机可以做到精准播种,每次在一个位置就播下一粒种子,而且间隔均匀,这样就避免了种子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过于稠密,能节省大约30%的种子成本。
 
  
       不仅如此,这些智能农机都配有驾驶辅助系统,既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还可以精准走直线,在固定的宽度里作业,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后续的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让“三夏”全过程都更加精准高效。
 
  AI“智慧大脑”赋能
 
  — 三夏生产进入“数字时代” —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近年来,潍柴雷沃还持续深入布局“AI+农业”,在智能农机、精准作业、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从数据收集到感知决策,再到精准作业,已经建立起智慧农业的全链路生态系统,实现了现代农业和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今年三夏,潍柴雷沃基于AI大模型重构“三夏”生产的决策逻辑和服务模式,让三夏生产有了“智慧大脑”。
 
  
       跨区作业作为我国三夏生产的重要力量,每年数十万台收割机根据麦收进度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作业。潍柴雷沃推出的智农雷沃APP,运用AI技术为跨区作业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撑,被机手们亲切地称为“AI掌上顾问”。
 
  
       这款APP运用遥感卫星监测小麦种植区域、种植时间、长势以及成熟程度,再叠加多年的农机跨区作业历史轨迹数据,预测出小麦最佳收获时间,综合农机位置、机型性能等多维数据,利用AI算法为机手推荐最优作业路线,精准度可达80%以上。湖北襄阳的李树伟已有十多年跨区作业经验,他对APP的智能规划功能赞不绝口,“以前跑单靠运气,现在靠大数据,每天多收50亩不是问题。”
 
    
       智能服务指挥平台还实现了服务资源的精准调度。5月22日,在湖北省襄阳市进行服务的三夏服务队员谭红宝,接到智能服务平台调度后,20分钟就到达了黄龙镇潘明村的麦收现场,不到半小时就为用户解决问题。快速响应的背后是服务资源的精准调度。5天前智能服务平台预测到湖北襄阳将提前进入收割高峰期,1300台农机在区域内集中作业,于是及时将这个维修队调度至此。服务调度人员介绍,在平台辅助下,今年客户维修等待时间大约减少了一个小时,调度维修车数量同比减少8%。
 
    
       升级版的“智农雷沃APP”提供从路线规划到故障报修的一站式数字服务;智能服务平台则将服务模式从“人海战术”进化为“云端作战”,大幅提升响应效率。这些数字化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三夏生产的“智慧大脑”,推动传统农业管理向数据驱动型转变。
 
  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潍柴雷沃通过深化“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的融合创新,以“无人农场”的建设和“会思考”的农机催生着农业生产新变革,千年传统农耕文明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交融激荡,正在广袤田野上不断绘就大国粮安的新“丰”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