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耀华特玻秦皇岛
动力设备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坚守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那是抚宁项目投产前的关键时期,现场一片忙碌。
党员突击队队长孙慧手持对讲机,声音坚定有力:“各部门注意,循环水泵已启动,检查各处循环水压!”“主熔化即将试电,熔窑测试人员务必注意人身设备安全!”
从清晨开工到深夜,他的声音始终穿透施工现场,指挥调度从未间断。一天下来,他沙哑的嗓音与微信运动里“2万+”的步数,记录着他奔波的轨迹,更诠释着共产党员滚烫的责任担当。
在15天的时间里,动力设备部的全体人员用汗水与坚守,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完成了各项关键筹备任务,为抚宁项目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砥砺前行
耀华特玻秦皇岛动力设备部共有职工37人,其中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不断奋进。
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联学教育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团员青年骨干集中学3次,累计开展学习活动6场,开展警示教育2次,服务活动1次,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建功企业。
面对本部产线设备能耗高的难题,党支部成立了以党员、青年骨干为主力的技术攻关小组。他们秉持“安全生产绝不松懈,改造升级打造精品,创新节降绝不嫌小,零星工程有条件自己完成绝不外委”的理念,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设备运转率。支部书记冯家铁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抚宁硼硅产线设备安装调试、投产准备与海港硼硅产线稳定设备运行工作同步推进。
最终,党支部带领全体人员取得了显著成绩:安全生产零事故,设备完好率98%,设备损失率控制1‰以下,完成设备升级改造9项。其中槽底风机节能改造,能耗降低34%,年节约成本超过60万元;氮氢站改造节约用电33万度、液氨28吨,节约大中修备品备件费用22.7万元;还积极配合耀华集团土地收储工作,顺利完成10kv电缆迁移任务。
旗帜飘扬,党员示范
在党支部“每一名职工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理念的指引下,人才培养的“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工作法落地生根。党员党玉平与徒弟白冰的师徒传承,便是这一实践的鲜活缩影。
日常工作中,党玉平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示范结合,为白冰“引路子”,系统传授电气设备原理、操作规范等基础知识。遇到紧急检修任务,党玉平带着白冰深入故障处理现场,边操作边讲解诊断思路与应急要点。白冰紧跟师父脚步,遇到困惑及时请教。党玉平还适时“压担子”,逐步放手让白冰主导检修方案制定、独立攻克技术难题。
在党支部,像这样的“结对”场景还有很多。老党员带领新员工,技术骨干帮扶青年人才,大家以“传帮带”为纽带,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提升,保障了生产安全。
从党员突击队的昼夜坚守到支部引领的技术革新,从“传帮带”的薪火相传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他们用行动证明:党组织的堡垒力量,正化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撰稿 | 杨耀博 齐琼
编辑 | 王艳
审核 | 万会青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