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宜机化改造是指通过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对传统农田的布局、地形、设施等进行系统性调整和优化,使其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解决因田块零散、地形复杂、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导致的“机械下不去、作业难开展”困境,最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自2019年起将“农田宜机化改造”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央财政补贴、地方配套等方式推动实施。
山西省是典型的北方丘陵山区地型。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和绩效考评工作,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近日印发了《2025年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要以目前无法运用大中型农机装备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耕地为主要改造对象,以适应生产过程的高效机械化为目的。改造后的农田,农机作业条件明显改善,便于中大型农机具进出、转弯、调头、循环作业;田间道路通达,农机通行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运输方便快捷,耕种管收拉运环节机械化作业条件基本具备。建设内容原则上当年完成,并实现来年机械化耕种。
根据《指导意见》,山西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承担主体,项目承担主体可以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组织。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平均每亩1500元。允许支持的工程费用实际投入不得少于省级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如有结余应及时用于扩大改造面积。
《指导意见》提出,各项目县(市、区)在项目前期手续完备且具备开工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可按照补助资金的30%预拨资金,后期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阶段支付项目资金,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补助资金的8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完成全部资金的兑付。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