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会议新闻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氢能技术难题成最大阻碍​

2025-06-13 16:04:35来源: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阅读量:15919 评论

分享:

  氢能凭借清洁、高效、可持续等特性,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氢能处理行业在技术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制氢环节,传统与新兴技术均存在瓶颈。以化石能源重整为主的传统制氢方法,虽成本较低,但碳排放问题突出,与低碳目标相悖。电解水制氢虽被视为未来主流,却因电能消耗大导致成本高企。新兴制氢技术中,光解水技术效率亟待提升,AEM制氢技术的核心组件阴离子交换膜稳定性与寿命不足,限制了技术推广。​
 
  储氢技术同样面临困境。高压气态储氢体积比容量小,低温液态储氢能耗与成本高昂,均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固态储氢和有机溶液储氢等新型技术虽前景广阔,但储氢材料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储氢效率问题,使其商业化进程缓慢。​
 
  氢气检测与分析环节也不容小觑。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氢气纯度和杂质含量检测关乎安全与效率。质子交换膜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对含硫化合物等杂质要求严苛,需控制在ppb级。但传统检测方法在复杂基质中检测痕量杂质时,存在灵敏度不足、流程复杂等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难题,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氢、储氢环节已展现应用潜力,可助力技术优化。破解这些技术难题,成为氢能产业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绿氢革命倒计时:三大科技巨头携手中外专家破解氢能产业化密码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氢的能源属性,绿氢成为发展必由之路,预计2060年我国绿氢规模有望达1亿吨,市场空间巨大。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6月27日在江苏苏州举办。论坛议题丰富,涵盖政策导向、制氢技术、储运技术、氢能消纳、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本次论坛旨在汇聚氢能产业链优秀企业,为上下游提供交流合作平台,探讨行业机遇与挑战。
 
  参会企业介绍: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是科学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让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拥有Thermo Scientific等知名品牌,能为生命科学研究、分析难题解决、患者诊疗改进等提供支持,助力客户在各自领域取得进展。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布鲁克光谱事业部专注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各类光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制造,研发和制造中心位于德国,在全球多地设有技术支持中心和办事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红外研究、生命科学、质量检测等领域,凭借50多年经验积累和创新精神,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光谱分析能力。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安捷伦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的全球领导者,2021财年营业收入达63.2亿美元。公司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就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2200名员工,业务涵盖研发、制造、销售等多个方面,还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科学教育等方式助力社会发展。
 
 
  展会现场:
 
 
  此次论坛汇聚行业智慧与领先企业,是了解氢能产业趋势、拓展合作的绝佳机会,欢迎各界人士报名参加。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