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共塑绿色未来,全球“禁塑 ”行动正不断落地

2025-06-10 14:07:39来源:塑料机械网 阅读量:5937 评论

分享:

  塑料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其处理不当引起的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微塑料污染等也已成为人类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有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控制塑料袋的过度使用方面做出禁令或征税尝试。
 
 
  6月4日消息,埃塞俄比亚通过法案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根据该法案,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个人将面临高达5000埃塞俄比亚比尔(约合37美元)的罚款,而制造商、进口商和销售商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或被吊销相关许可证。
 
  根据埃塞俄比亚环境保护局的数据,该国民众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中,塑料袋约占46%。由于面临严重的塑料袋污染问题,埃塞俄比亚自2005年起逐步实施禁塑政策,并于2011年全面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此次通过新法案,将助力该国更好的控制塑料袋的过度使用。
 
  202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此前签署的一项禁止在超市及杂货店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法案将开始生效。据报道,加州其实早在2014年就通过一项有关塑料袋的禁令,禁止超市等消费场所提供薄塑料袋,然而,很少有人回收或重复使用这些塑料袋。新法出台预计将实现最初的“禁塑令”意图,即全面“禁塑”。
 
  据悉,目前包括加州在内的12个州已在全州范围内实施了限制使用某些种类塑料袋的禁令,全美28个州的数百个城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塑料袋禁令。
 
  在中国,限塑、禁塑行动也早已开始。2008年,国家就颁布“限塑令”。2020年我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指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其中,“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等具体措施影响甚广。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到,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在源头减量方面,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政策推动下,海南省早已正式颁布了《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成为国内头个在省级层面制定专项禁塑地方法规的地区。随后其还进一步细化了禁塑政策,发布了《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该名录详细列出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范围,包括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膜袋类和塑料餐饮具两大类别。海南全省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入列该名录的所有产品。
 
  分析人士认为,塑料污染本质上并非源自塑料本身,而是管理、处置和回收机制的缺失。在一系列政策规范塑料产业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将被加速倒逼升级。未来,布局早、技术强的塑料企业将赢得新市场;而能开发多材料兼容设备,布局再生塑料分选技术,提供“设备+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塑机企业也将迎来更多新机遇。
 
  注:本文由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经济日报、环球时报。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