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长龙号”出鞘!我国首套智能钻井系统开启油气勘探数智新时代

2025-05-31 14:21:08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阅读量:431 评论

分享:

  中国石油近日宣布,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正式投入商业化使用。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对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
 
  "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由中国石油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历时5年攻关研发,总投资达12.8亿元。该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创新性地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和智能决策平台三大模块有机整合,形成了完整的智能钻井解决方案,并可为地下近万米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智能工程技术。
 
  其中,智能钻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灵活配置;智能井场通过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决策平台则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龙芯"AI算法,可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并基于数据,系统能够自动优化钻井轨迹、调整钻压转速、预测井下风险,将传统钻井作业中需要人工判断的80%以上决策环节实现智能化处理。
 
  目前,"长龙号"已在塔里木油田成功完成3口超深井的示范应用,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8%,复杂事故率降低45%。据现场测试数据显示,"长龙号"系统可将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5%,钻井事故率降低60%,单井综合成本下降18%。尤其是在超深井(8000米以上)作业中,其优势更为明显,最大作业深度可达12000米,完全满足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层油气勘探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某某表示:"'长龙号'的投用打破了国外在智能钻井领域的技术垄断,其核心技术自主化率超过95%,申请专利156项,其中发明专利82项。这不仅提升了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也为全球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悉,首批10套"长龙号"系统将优先部署在塔里木、四川等重点油气田,预计到2025年底可形成年产50套的产能,到2026年将在国内主要油田推广应用50套,年节约钻井成本超20亿元。中国石油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钻井技术与新能源开发的深度融合。
 
  当数吨重的钻井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当钻井工人从操作工转变为数字屏前的监督者,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位一体”智能钻井系统,正在重塑传统油气勘探开发的劳动场景。
 
  "长龙号"系统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智能钻井领域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智能钻井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这不仅将推动我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