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技术前沿

经验分享丨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

2025-05-26 08:30:35来源:上海市政总院 阅读量:5066 评论

分享: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采用半干污泥、脱水污泥和稀污泥混合入炉焚烧处理工艺,提升污泥处理处置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工程每年能处理绝干污泥3.84万tDS,解决了石洞口片区污泥处理出路问题,实现片区污泥的“全规划、全泥量、全系统、全过程和全循环”处理处置,助力低碳减排,改善城市环境。
 
  项目概况
 
  2020年完工
 
  总规模60万立方米/日
 
  项目占地约5公顷,建设有3条污泥浓缩脱水线、2条污泥干化线、3条污泥焚烧及烟气处理线。污泥处理规模为128吨干基每天,处理的主要污泥为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产生的增量污泥,以及泰和污水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
 
  项目亮点
 
  创新思路和技术应用
 
  现代化信息化BIM技术应用
 
  依托EPC管理模式的优势,形成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全周期的BIM应用,设计阶段正向设计,施工阶段通过可视化、模拟性、可量化性、可关联性、优化性、造价性进行过程管理,实现管理水平提升。新建单体建立精细化模型,二维码查看模型信息及实施情况,提升BIM模型3D交互体验。采用BIM、VR等对施工工序进行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具有直观性,提高交底效率。
 
  预制装配新技术应用
 
  各类管道、风管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模式,减少作业量、缩短工期,各类管材损耗量显著降低。通过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模式,管道损耗率由4%降低至2%,管材损耗量减少50%,焊条损耗率由12%降低至9%,焊条损耗量减少了25%,减少工地建筑垃圾排放。
 
  新型建筑理念引入市政设施
 
  施工现场、大临设施整体布局融入“海绵城市”元素,采用表流人工湿地、人为调坡、渗透式草坪铺设。引导雨水“渗、滞、蓄、净、用、排”。建筑设计以“时空之窗”为核心理念,通过建筑语言构建新旧工业文明的对话体系,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凝练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叙事。以“窗”为意象载体,既是对过往工业记忆的定格透视,更是对未来生态图景的隐喻开启,形成过去与未来的诗意互鉴 。
 
  项目主要设计人员:
 
  生 骏、曹 晶、彭 鹏、胡维杰、刘 斌、林莉峰、朱海明、王召鹏、李梦琼、张鹏飞、张帅领、阮康华、朱运涛、刘 翔、管海军、杨利军、朱 琳、金则陈
 
  原标题:国内首个接收外来半干污泥的污泥焚烧工程 |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