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有一种浑身是刺、貌不惊人的果实,正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果”,它就是刺梨。刺梨富含维生素C、SOD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维C之王”。近年来,贵州刺梨产业发展迅猛,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2025“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推介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更是让贵州刺梨产业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为刺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产出的刺梨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贵州刺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刺梨产区。
然而,随着刺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种植和采收方式已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积极推进刺梨生产机械化,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在刺梨种植环节,机械化种植设备能够精准控制种植间距和深度,提高种植效率和成活率。在施肥、灌溉等田间管理方面,无人机和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能实现精准作业,降低生产成本。
采收环节一直是刺梨生产的难点。由于刺梨果实表面布满尖刺,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攻克这一难题,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与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研制出山地刺梨
收获机。这款收获机采用履带式行走底盘,适应山地作业,通过液压驱动高频振动方式,一次性解决刺梨脱果与收集问题。田间试验表明,其采净率达94.42%(果实成熟度100%),损伤率小于0.97%,采收效率是人工采摘的数十倍。如今,在贵州的刺梨种植基地,机械化采收正逐渐普及,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除了种植和采收环节,刺梨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清洗、分拣到榨汁、浓缩,一系列先进的加工设备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在贵州的刺梨加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将新鲜的刺梨果实转化为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果脯等多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刺梨产业的生产效率,还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精准作业,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贵州刺梨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参与刺梨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曾经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未来,贵州刺梨产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贵州刺梨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