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羊奶粉市场的现状与发展:从市场到加工的全面审视

2025-04-30 08:48:26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阅读量:10 评论

分享: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羊奶粉市场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羊奶粉市场规模达167.1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50亿元。这一增长趋势背后,让我们看到了羊奶粉市场的潜力。
 
  从消费群体来看,羊奶粉已不再局限于特定年龄段。在2023年中国羊奶粉市场收入结构中,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占比69%,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中老年羊奶粉市场异军突起,占比达到18.5%。数据显示,41岁-60岁的中老年消费者在成人羊奶粉购买者中占比69.9%,他们对羊奶粉品质的关注度高达53.2%。与此同时,23岁-40岁的中青年群体则更倾向于为宝宝选择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占比37.5%。羊奶粉凭借其小分子、易吸收等特性,正满足着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营养需求。
 
  在市场竞争中,品质与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羊奶粉时的关键考量因素。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奶源地的建设与管理愈发重要。我国山羊奶奶源地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山东、云南、甘肃、安徽等地。其中,陕西散养奶山羊存栏量位居全国之首,多为农户养殖模式;内蒙古凭借其黄金奶源地的优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羊奶粉奶源生产和供应的核心区域。各大传统龙头乳企与专业羊奶粉企业纷纷在此布局,通过自建牧场来强化奶源的稳定供应与品质把控,从而提升产品产出与供应能力。
 
  当我们将目光从市场转向羊奶粉的加工生产环节,会发现一系列先进的食品机械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是保障羊奶粉品质的重要支撑。
 
  在羊奶粉生产的预处理车间,净乳机是不可或缺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去除羊奶中的杂质,包括奶皮、毛屑、细菌等,为后续的加工提供纯净的原料。均质机也是预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它能将羊奶中的脂肪球细化,使其均匀分散在羊奶中,避免脂肪上浮,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口感一致性。
 
  杀菌环节对于羊奶粉的品质与安全至关重要。全自动管板复合式杀菌机组被广泛应用于羊奶粉生产企业。这种杀菌机组采用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在短时间内将羊奶加热到一定温度,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羊奶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比如,有的杀菌机组能在数秒内将羊奶温度提升至135℃-140℃,并保持几秒钟后迅速冷却,既能有效杀菌,又减少了营养损失。
 
  浓缩工序直接影响着羊奶粉的营养浓度与品质。瑞士乌尼贝丁第四代乳品蒸发器在浓缩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实现60℃低温浓缩。相较于传统的浓缩方式,低温浓缩可以减少鲜奶中热敏性营养成分的流失,如维生素、免疫球蛋白等。通过该蒸发器,出料浓度可达52%,为后续的干燥工序提供了优质的浓缩奶液。
 
  在干燥环节,美国天时间接气体加热器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间接加热的方式,将浓缩奶液转化为干燥的奶粉颗粒。这种加热方式能够精准控制温度,保证奶粉色泽均匀、颗粒饱满、水分含量适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奶粉焦糊,影响口感和营养;温度过低则无法有效干燥,易使奶粉结块。天时间接气体加热器的使用,确保了奶粉在干燥过程中的品质稳定性。
 
  干混线对于羊奶粉营养成分的均匀混合起着决定性作用。瑞士格律克干混设备采用双桨叶设计,能在120秒内实现高效混合匀度。在羊奶粉生产中,除了羊奶本身的营养成分外,还会添加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格律克干混设备能够将这些成分与奶粉基料充分混合,保证每一勺羊奶粉都含有均衡的营养成分。
 
  最后,全自动包装线实现了羊奶粉包装的高效与精准。从奶粉的罐装、封盖到贴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避免人工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保证羊奶粉在包装环节的品质不受影响。同时,包装线上的计量设备能够精准控制每袋羊奶粉的重量,确保产品重量符合标准。
 
  羊奶粉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生产加工端,先进的食品机械不断推动着羊奶粉品质的提升。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羊奶粉行业有望在满足消费者营养需求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实现更大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