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2025-04-23 14:15:51来源:化工仪器网 阅读量:10079 评论

分享:

  近20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牵引中国汽车产业向上的重要力量。在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绿色、节能、省钱出行体验的同时,“动力电池退役与回收”的课题日益凸显,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尤为重要。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也预示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悄然生长。与此同时,针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面临的诸多痛点,全面提升规范化回收利用能力水平显得更加迫切。
 
  为推动电池回收产业规范化发展,工信部自2018年起发布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即“白名单”),作为车企及电池企业项目招标的硬性准入门槛。
 
  截至目前,“白名单”企业在全国327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万个回收服务网点,在引导产业创新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初步形成了多元回收网络。
 
  据悉,新版规范条件(2024年本)对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过程中不同环节及技术工艺均提出针对性要求,将冶炼过程锂回收率的技术指标由不低于85%提高至不低于90%,新增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5%等技术指标,相对于现阶段相关企业而言,技术标准门槛较高。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的《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废旧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除龙头企业加码布局外,锂电池产业链新进企业也加速进入回收利用赛道。基于新能源电池回收行业这片蓝海,发达国家已将锂电池回收视为维护国家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
 
  时至目前,据数据显示,截止至2025年3月,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其中广东省以1109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比10.3%。江苏省则以844家企业数量位居第二,占比7.8%。
 
  未来,随着电池材料技术迭代与循环经济模式深化,动力电池回收不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拼图,更有望催生千亿级市场规模,为中国乃至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这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资源革命",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明天。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