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勇担当 绿色智能铸辉煌
——铜陵铜基新材料项目施工侧记
铜陵有色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西部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冶炼基地。该项目运用智能冶炼与绿色环保技术,建成后可年产50万吨高端铜杆线材、50万吨阴极铜,副产175万吨硫酸。厂房屋面的光伏发电设施,预计年利用绿色电力约858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488吨/年,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化学二化建承建的制酸区域建筑安装工程,是熔炼工艺的关键配套,对提升项目整体效能和环保水平意义重大。
勇克难关 铸就辉煌
▲128米尾气烟囱
128米尾气烟囱堪称项目的“咽喉工程”,其建造难度极大,面临“三超”难题:壁厚超薄,仅0.4米-0.2米;直径超大,达12米;作业超高空。烟囱筒体高128米,薄壁筒体极易变形,且现场布局紧凑、装置密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高达660立方米。
为攻克难题,项目部采用液压爬模技术施工筒体,有效应对薄壁变形风险。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利用冷却水管快速降温,防止开裂,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从2023年5月16日桩基施工启动,到11月22日筒体最后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仅用191天就完成烟囱建设。此次技术突破,刷新了二化建在超高耸构筑物施工领域的技术纪录,彰显了“中国化学速度”,树立了特种结构施工新标杆。当最后一车混凝土泵送完毕,项目团队在128米高空展开“中国化学”旗帜,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在制酸区域SO2离心风机安装中,二化建面临“两超一紧”挑战:单台设备重41.7吨、体积达8.5米×4.2米×3.8米,运输超限;制酸塔等18类装置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难度超高;核心作业区仅1200平方米,场地极为紧张。
项目团队多次测量,反复修改方案,模拟设备运输路径,采用“先立壳后穿芯”工艺实现毫米级定位。管理人员实施“小时制网格管控”,将安装工序拆解为72个微节点,协调16台大型机械错峰作业。最终,仅用45天就完成常规需3个月的安装调试任务。2024年11月9日,离心风机试车一次成功,为系统联调赢得20天黄金期,展现了二化建在复杂工况下的强大施工能力。
筑牢防线 守护平安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
项目自开工便将安全视为重中之重。高峰期有18名安全人员,其中项目部管理人员4人,队伍专兼职安全员14人,现场施工约320人,累计入场培训1181人,安全工时达565930小时。
针对128米烟囱滑模工程和硫酸循环水高支模等超规模危大工程,项目部制定详尽安全施工方案,并多次组织高温中暑、高处坠落、火灾疏散、触电等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项目引入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智能化安全管理等措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隐患。同时,构建涵盖施工安全策划、教育培训、检查排查、事故处理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措施有效执行。
争创国优 再谱新篇
▲项目制酸区域全景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荣获中国化工建设企业协会“五星级绿色文明施工工地”称号,这不仅是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项目在绿色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认可,彰显了中国化学二化建的品牌形象。项目部将加大力度向国优工程等更高层次的奖项发起冲击,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下一步,二化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化学“135”发展战略和“123456”工作思路,以一体化管控和穿透式监管为抓手,强化项目精益管理,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把握发展机遇,开拓市场新赛道,为集团公司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更高质量的中国化学贡献力量。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