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邓州市腰店镇把雨伞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雨伞小镇”,大力发展家门口产业,让一把小雨伞成为撑起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伞”。
一把小小的雨伞能带动多大的产业?在邓州市腰店镇,这把小小的雨伞,能够帮助近2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产值近5亿元。
走进腰店镇锐宇伞业有限公司,100多名村民正在忙着裁片、合片、打骨架,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一把把生产完毕的伞被捋齐装袋。
“厂子离家近,吃完饭就来了。工资计件,多劳多得。不耽误接送小孩,在家也可以照顾老人。”正在做工的黑龙社区村民董小娜开心地说。
当地雨伞产业的发展,在富民强村的基础之上,也给腰店镇的乡村治理带来了全新气象。“村民们赚钱顾家两不误,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另外村里社会风气也好了。”腰店镇黑龙社区村支书王俊杰介绍道。
锐宇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申勉是腰店镇崔营村人,长期从事雨伞的制造销售工作,2021年,建成了捷众雨具、锐宇雨具等公司。现在的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成都,外销的有南非、巴西、澳洲等地。
说起高申勉的回乡创业之路,离不开当地党员干部的全程服务,为了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腰店镇腾出闲置的村部、学校、厂房来解决用地难,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解决用工难,确保企业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
“我以前在广东做雨伞销售,在家乡政府的引资下,我回乡建厂。家里用地成本、厂房租金都比较便宜,目前发展的还是比较理想的。”高申勉说。
就是在这样的招商引资环境下,引得大量的制伞企业落户腰店。目前,腰店镇已经建有制伞、零配件生产、丝网印刷企业10家,加工工坊20个,加工户达500余户,年产雨伞2000万把、伞架4000万支。
“妇女老幼做雨伞,村村家家有活干,领着娃子做着饭,一年多挣好几万。”这是在这里探访乡村振兴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顺口溜。而如今“睁开眼,丢下碗,一路小跑来做伞”是当地群众积极就业、灵活务工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一花引得百花开”。如今,腰店镇紧紧围绕制伞产业以商招商,把雨伞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雨伞小镇”的金字招牌也是越来越靓,撑起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路上的“幸福伞”。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雨伞小镇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充分发挥雨伞产业的集聚效应,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吸引群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以治理成果持续优化小镇生态与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雨伞产业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劲引擎,推动两者互促共进,绘就产兴民富、和谐善治的崭新画卷。”腰店镇镇长郭小东说。(赵行舟 杨清令)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