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资溪县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面包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创意面包展品丰富多样,烘焙技艺演示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烘焙大师、行业专家和创业者参与,充分展现了资溪面包产业的蓬勃活力,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资溪面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7年,退伍军人张协旺和洪涛在鹰潭开设了第一家面包店。随后,在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模式下,面包店在资溪迅速扩散。全县12万人口中,从事面包产业的多达3万余人,占比25%。资溪面包店不仅遍布全国近千个城镇,还开到了俄罗斯、缅甸等国家。早在2003年,产业年产值就达24.75亿元,创税利超1亿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为推动产业发展,资溪县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创新推出“资溪面包贷”,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累计发放贷款6.58亿元,惠及4000余人。投资30亿元打造面包食品产业城,与南昌大学共建面包食品研究院。同时,引进圣农食品、面包科技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19家链上企业入驻。面包科技公司旗下“资溪面包”品牌门店达178家,年创产值近300亿元,还打造出“鲍师傅”等知名品牌。
数字化转型成为资溪面包产业新亮点。以面包科技公司为例,智能化改造使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65%,人工运营成本降低11%。在其生产车间,自动化机器高效运转,面包经标准化流程快速产出,运往周边200家门店。因县委、县政府引进上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亲民,如6元一袋的小餐包深受市场欢迎。
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溪县人社局打造“资溪面包师”就业之家,建立人才库和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精准匹配岗位。邀请专家、资深面包师授课,已举办20余场技能培训,培训500余人次。依托行业协会党委的流动党支部设立站点,收集需求意见,举办120余场政策宣讲会和技能交流会,促进面包师交流。
如今,资溪面包产业从业者超4万人,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拥有1.6万家门店,年产值近300亿元。资溪县以党建为引领,发挥面包科技公司党支部作用,整合各地流动党支部和面包商会资源,建立16个“新联驿站”,为在外面包从业者提供支持,发挥以商招商作用。已有20余名企业家返乡创业,落地15个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展望未来,资溪面包产业将加大产品创新投入,挖掘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面包的需求,借助研究院力量开发新产品。同时,强化品牌建设,举办更多文化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产业各环节,提升整体竞争力,续写产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