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技术前沿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丨锂电固废技术联合研发,助力中国企业国际领先

2025-03-12 08:43:01来源:国家生态环境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阅读量:19248 评论

分享:

  为借鉴和推广先进经验,加速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对理事会成员单位产出的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凝练,形成了《2024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集》,现予发布,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和交流使用。
 
  案例来源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应用场景
 
  退役锂电池循环利用
 
  案例简介
 
  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量、消费量、报废量均居全球首位,大量报废锂电池已成为一类新型的城市固废,其处理难度大、回收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锂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研究团队与宁德时代、邦普循环、华友钴业等单位联合完成“全过程优化的锂电固废高效低碳处理技术与应用”项目,基于锂电固废有价组分短程循环利用与全过程综合控污的创新思路,突破“多组元精准分离一多金属梯级提取与短流程材料再造一介质循环与伴生组分综合利用一多单元集成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并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了全过程优化的锂电固废高效低碳处理标准体系。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50多项工程中应用推广,处理量占国内总处理量的60%,占全球总处理量的37%,奠定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地位,为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荣获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成果的大规模应用,实现了锂电固废处理成本降低 20%以上,锂回收率由 70%提升至95%,短流程工艺直接制备合格电池材料,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酸、碱浓度由8%提高至12%以上,可直接用于锂电回收利用生产过程,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来源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原标题: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 锂电固废技术联合研发,助力中国企业国际领先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