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新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 安防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2025-03-01 08:34:10来源:中国安防协会 阅读量:18627 评论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迈入“主动防控、科技驱动、全域协同”的新阶段。作为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防体系在《预案》中呈现出系统化升级,其核心逻辑已从单一事件处置转向全周期风险治理。
 
  安防机制的深度嵌入
 
  《预案》将安防理念贯穿于应急管理全链条。在风险防控环节,明确要求将安全防范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专业监测+群防群治”模式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例如,对重大关键基础设施(如电网、交通枢纽)实施电子围栏和智能巡检,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全流程追踪。
 
  在监测预警层面,《预案》提出整合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覆盖气象、地质、网络数据安全等风险的综合监测平台。通过建立国家级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金融异动、生物安全等新型风险的早期识别。
 
  发展趋势与机遇
 
  《预案》指引下的安防体系正呈现出显著的演进方向:一是技术融合创新,如低空安防网络(无人机防御系统)、数字孪生应急推演等新形态加速落地;二是标准体系重构,《预案》指出,针对人工智能安全、数据泄露等新型风险,要制定应急数据安全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预案》为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机遇。政策对科技赋能的系统性要求,将推动安防企业深度参与立体化监测网络构建与智能应急平台开发,特别是卫星遥感、AI预警模型、数字孪生城市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催生从底层传感器到顶层决策系统的全链条需求。
 
  与此同时,《预案》要求将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新型风险纳入防控体系,促使安防企业加快布局算法审计、深度伪造检测等前沿技术研发,并通过“平战结合”机制形成持续性市场,例如智能救援装备的常态化配置、应急演练服务的标准化供给,为行业开辟了从硬件到服务的增量空间。
 
  结语
 
  新版《预案》“制度设计-技术赋能-组织创新”的三维重构,将为安防体系升级为国家韧性治理的核心支柱提供引导。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智能化,更反映在治理思维从“被动抢险”向“主动免疫”的跨越。正如《预案》所强调的“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未来安防行业发展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持续完善“人防+技防+智防”融合生态,真正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专家解读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立足人民立场 彰显“两个至上”

      作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17年后,近日完成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实践所需与问题导向,对现行法做了大幅度修改。其中,不少新增或者修订条款都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2024-08-21 08:37:07    9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2024年4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第10次局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04-20 08:32:40    10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