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人形
机器人正加速走入各行各业,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产业链最重要的一环是标准化。10月28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在浦东最新重点打造的聚焦垂类模型应用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模力社区”内,发布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现场,《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据介绍,团体标准《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定义了人形机器人通用、结构、智能相关的术语名词,从结构外观、移动方式、智能模型等方面进行指导分类,按照具身智能、下肢运动、上肢作业、应用环境等分级要素,将人形机器人划分为L1-L4四个技术等级。该标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团体标准《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则规定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智能化等级划分依据,采用系统功能性、自主性、泛化性的分级原则,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自主等核心能力作为分级要素,将智能化等级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划分为G1-G5五个阶段。该标准适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
作为发布团体标准单位之一,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有5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同时亮相,是人形机器人赛道上一颗亮眼新星。“比如我们借鉴了自动驾驶的分类模式,提出了G1至G5的技术演进路线。”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说,“形成规范后,大家可以对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更好认识到机器人正处于哪种阶段,能适应哪些作业任务,对未来技术的方向有一个指引,最终去落地到真实应用的场景中。”
机器人应用推广的效率将直接决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速度。在业界看来,通过标准,凝聚各界力量,形成共同的数据资产,将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产业像大语言模型一样,实现更高阶段、更高质量的智能化、产业化。
“我们一直奉行的一句话就是标准先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副总工人形机器人中心、伺服中心主任王洪武表示,“团体标准的建立,将让业界在设计规范上更统一,包括会加速数据的分享,数据的复用,协力让产业能够快速成熟起来。”
现场,《共建具身智能语料数据生态》倡议也正式发布,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单位正式签订《具身智能语料运营合作意向书》。
标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纽带,也是全球范围技术合作和产业协同的通用语言。与会专家认为,此批标准的发布,对于我国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使行业的各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准可依,还将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加有序地开展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避免非良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依托浦东新区立法优势,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10月14日出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首次提出了标准创新联合体及企业联合标准的概念。
上海市标准化协会秘书长王金德认为,随着人形机器人等这类新型标准的推出,中国有望在全球市场起到引领作用,“比如浦东就有非常好的‘企业联合标准’,更方便标准的出台。比如本土人形机器人和海外公司合作,通过‘企业联合标准’等形式,促进标准的开放与融合,这也是‘出海’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成为研发核心方向,国内产业快速发展,算法向数据驱动转变。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生态系统的分工逐渐专业化,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与应用落地。而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将促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和商业领域广泛部署。
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透露,全力推进打造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基础建设,“就在‘模力社区’内,100台人形机器人将进场开始训练,推动整个标准的落地执行。在打通各环节后,我们将在全国建立数个训练场,在统一标准下,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数据生成、场景落地等。”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