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新质生产力再增添新动能 “新三样”成海外市场香饽饽

2024-06-07 14:15:08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阅读量:105 评论

分享:

  我国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中国品牌”“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走俏,充分发挥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优势。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为23.77万亿元,增长0.6%。其中,制造业产品就达到23.51万亿元。
 
  2024年5月30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助推外贸企业发展。船舶、智能制造等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产品设计和制造品质提升取得新进展,近30%的受访企业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口增添新动能。赵萍表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2024年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65.1%的受访企业新增订单较上季度增长或持平。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来,热度不断攀升。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一词的高频亮相,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话题。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为外贸“质升量稳”注入新活力。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此前表示,结合中国今年一季度的出口表现,成套设备、智能产品、低碳节能环保产品等三个领域创新活力充沛、有持续增长潜力。同时他还提到,目前中国出口产品正向“专精特新”发展。
 
  工业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载体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装备,随着应用的广泛化和成熟化,迎来了大规模应用新时代。IFR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11.83万台,而进口量仅为8.24万台。
 
  今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有企业表示,今年海外订单接到手软,多个订单已排到今年年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4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9.59%。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回暖向好,我国工业出口规模增速明显。尤其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广受海外市场认可,成为“吸金”主力之一。
 
  据悉,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另外,海关总署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28.5%、24.7%、5.9%。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人形机器人加速推进!2025年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期待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或迎来量产元年,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期待。首先,在工业生产领域,人形机器人具有灵活性和智能性等特点,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完成各种精细化和高危型的任务。
      2025-05-10 14:12:39    4024
      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
    • 两部门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加强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组织编制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2025-05-06 09:55:54    11647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工信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2025年版《参考指引》基于制造企业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发展趋势,从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等8个重点环节,凝练出40个典型场景,并围绕场景业务活动、核心问题、实施路径与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2025-04-28 08:48:30    15886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