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突破科技壁垒 世界首个6G设备来了

2024-05-09 08:48:25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阅读量:301 评论

分享:

  近日,日本通信产业链头部企业NTT DOCOMO、NEC和富士通等联合宣布开发出世界上首个高速6G无线设备。目前,该设备仍处于测试阶段。
 
  据悉,这款6G设备已证明能够在室内(利用100 GHz 频段)和室外(利用300 GHz 频段)实现100 Gbps 的传输速度,是5G峰值速度的10倍,比当前普通5G智能手机下载速度快500倍以上,能够“在一秒钟内下载5部高清电影”。
 
  2G网络带来了短信业务爆发;3G网络成就了网络社交;4G网络支撑了火爆至今的网络视频;5G推动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但6G或许是个例外。
 
  当前6G已经成为移动信息产业全球科技创新的一个新的焦点。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将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列为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演进和产业推进工程,有关于6G的研究拉开帷幕。
 
  6G典型应用场景在增强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的5G三角形基础上加入沉浸式通信、人工智能与通信融合、感知与通信融合,成为“六边形战士”,将与近两年骤然升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共同掀起一波更为猛烈的人类科技变革浪潮。
 
  在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6G需要满足人机物多元需求,适用通感算多场景,实现天空地多域并存,同时兼顾带宽、时延、能效和成本等多维度要求。
 
  “6G的应用将扩展到卫星通信和低空无人机领域,支持人工智能的下沉,推动智能终端、算力、智能网联车等领域的创新。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加速后,6G将催生多个万亿元规模产业,智能网联车、卫星互联网和低空无人机等都将是一个新的应用场景。”邬贺铨说。
 
  5G向6G演变却也是通信领域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都在竭尽全力地研发相关技术。在这场全球6G技术研发的马拉松中,我们中国亦是不容小觑的选手。近日,在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3位联席主席分享了3GPP 6G标准时间表:2024年9月,启动6G业务需求研究;2025年6月,启动6G技术预研;2027年上半年,启动6G标准制定;2029年,完成6G基础版本标准,即Rel-21版本标准。
 
  在现有成果方面,中国在6G技术领域也展现出强劲实力,不仅在太赫兹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华为等企业的6G技术专利申请更是领跑全球,为参与国际6G标准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成功发射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中国在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探索上先行一步。我国对6G的愿景超越速度本身,着重于其在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对全息视频、沉浸式体验等未来服务的推动,力求在全球6G竞赛中保持前列,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时代迈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湖北随州:实施全链条科技攻关 助推产业创新动能提升

      湖北省随州市聚焦重点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全链条科技攻关工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1-14 08:46:24    12406
      科技产业创新
    • AI赋能 餐饮业智能化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落地以来,智能化已从餐饮行业的“选择题”变为“必修课”。
      2025-11-13 14:09:44    14887
      AI科技
    • 机器人领域重要突破!可显著提升机器人训练效果

      全球首次实现让机器人通过外部摄像头画面,自动生成手腕视角操作画面,让其从第三人称视角推测出第一人称的精确操作画面,解决机器人精细操作中的数据瓶颈问题‌。
      2025-11-13 08:30:54    15779
      机器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