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对比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下面以活性污泥法为参照,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1)生物膜法优点:
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2)生物膜法缺点:
①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而活性污泥法运行比较方便灵活。
②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而且需要较多的载体填料和支撑结构,通常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③处理出水往往含有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使得出水澄清度降低。而活性污泥法在正常情况下获得比较好的澄清水。
(3) 应用范围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系统是当前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的两种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保证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成功运行的基本条件是:1.废水中含有微生物所需的C、N、P等营养物质及元素;2.混合液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3.活性污泥应与废水充分的接触;4.活性污泥需连续回流,并及时排放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适量的活性污泥;5.废水中含有的有毒污染物质的量足够低,对微生物不能构成抑制作用。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污泥量少,不会引起污泥膨胀,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动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他们能有效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医院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医疗废水主要指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排出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废水。 医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此外,在设有同位素诊疗室的医院污水中还含镭226、磷、金198、等放射性物质。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任其排放,必然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非传染病医医疗机构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中医药医院、社区医院、职工医院、地市人民医院等卫生机构)
(1)预处理系统组成
医院污水预处理系统通常由格栅、预消毒池、调节池、水解池、混凝沉淀池等根据水质处理要求组成。
1.格栅
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提升水泵前应设置格栅,格栅井应按zui大时污水量设计。
在医疗废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医疗废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2.预消毒池
非传染病医院可不设预消毒池。
3.调节池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应设调节池。连续运行时日,其有效容积按日处理量的6-8小时计算。
调节池为污水汇集处,由于来自各时的水质、水量均不一样,因此为使处理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同时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
4.水解池
水解池一般为常温水解酸化池,采用上向流方式。
5.混凝沉淀池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混凝剂一般采用PAC、PAM、PFS等。
(2)适用范围
该工艺的适用范围主要由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有需要预处理的排放量决定。也就是每日的排污水量。
医院污水排放量的计算方式:
1、新建医院
新建医院污水排放量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2003]4号进行取值设计,做到清污分流,节约用水。
2、现有医院
1)污水排放量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2)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下列数据计算
(1) 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或500床以上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d,kd=2.0~2.2,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2) 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或100~499床医院:平均污水量为300~400L/床.d,kd=2.2~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3) 小型医院(100床以下):平均污水量为250~300L/床.d,kd=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应用范围:
目前小型医疗机构多为社区诊所、个人门诊、中医药诊所、体检中心、美容美体中心和手术室及畜牧实验室污水处理。

该套小型医疗机构水污染物预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优点:
1.工艺尺寸可调节,占地面积小。
2.工艺多采用物化工艺,可集成度高,易于集成设备系统。
3.工艺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无需投加药剂,节省后续运行成本。
二氧化氯消毒,灭菌效果可达99%以上。
11月21日,记者从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3个,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226万吨。
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一些工作走在*列。继2007年*在全国实现县县建有城镇污水处理厂、2015年成为*1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省份后,我省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大胆创新,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温州市区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仅节约了用地,还破解了污水处理厂选址 “邻避”问题,兼顾了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针对水环境基础不稳固,污水处理能力不平衡、不充分等短板,各地将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高标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制定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政fu、市场、公众多元化投资体系,并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截污纳管,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打造一批设施1流、工艺*、环境优美的精品工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