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年

13070717631

当前位置: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潍坊市

更新时间:2022-03-10 13:40:02浏览次数:9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兴旺宝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制造、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灵活,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具有体积大小 可任意组合、施工效率提高、结构合理、强度高、密封性好、处理效率高、外形美 观的特点。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LS公司做良心工程,绝不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范施工,设备生产按照标准进行,打造自己的环保品牌。

为保证工程运行效果,公司与国内外设备厂商建立*合作机制,实行终身技术服务。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1、生物膜在载体上的生长过程:当有机污水或由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及微生物被吸附于固相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状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具有生物化学活性,有进一步吸附、分解污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
生物膜的降解机理
(1) 物质的传递
1)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
2)有机污染物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
3)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H2O等则通过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并随其排走;
4)CO2及厌氧层分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4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
(2) 膜的生长与脱落
1) 生物膜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也是膜生长的过程;
 2) 好氧层与厌氧层的平衡稳定关系;
 3) 厌氧层加厚,生物膜老化、脱落。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 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微生物多样化
(2) 生物的食物链长
(3) 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
(4) 分段运行与优占种属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1)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2)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
 (3)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a)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示意
(b)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
(c)曝气池可以做的比较大,不易产生短路,适合于处理量比较大的情况;示意
(d)氧的利用率不均匀,入流端利用率高,出流端利用率低,会出现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示意
(2)、*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搅拌的作用下迅速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混合液的组成、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均匀一致的。
这意味着曝气池中所有部位的生物反应都是同样的,氧吸收率都是相同的。
*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a)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池内混合液能对废水起稀释作用。示意
(b)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
(c)有时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
(d)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示意
(e)池子体积不能太大,因此一般用于处理量比较小的情况,比较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接供氧方式,活性污泥可分为鼓风曝气式和机械曝气式两大类。鼓风曝气式是采用空气(或纯氧)作氧源,以气泡形式鼓入废水中。它适合于长方形曝气池,布气设备装在曝气池的一侧或池底。气泡在形成、上升和破坏时向水中传氧并搅动水流。机械曝气式是用专门的曝气机械,剧烈地搅动水面,使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通常,曝气机兼有搅拌和充氧作用,使系统接近*混合型。
净化过程与机理
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
在很多活性污泥系统里,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很短的时间(10-45 min)内就出现了很高的有机物(BOD)去除率。这种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吸附作用所引起的。由于污泥表面积很大(可达2000-10000m2/m3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糖类粘质层,因此,污水中悬浮的和胶体的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
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终形成CO2和H2O等稳定物质。
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
如果形成菌体的有机物不从污水中分离出去,这样的净化不能算结束。为了使菌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多采用重力沉降法。如果每个菌体都处于松散状态,由于其大小与胶体颗粒大体相同,它们将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沉降分离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使菌体凝聚成为易于沉降的絮凝体。絮凝体的形成是通过丝状细菌来实现的。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