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温控处理,同时内部集成完整的漂移控制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更好的稳定性。
- 测量气体: 一氧化碳
- 测量范围: 0-2000ppm
- 应用领域: 煤矿电力 -煤矿火灾预警监测 石油天然气 -安全监测 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探测 环保监测 -污染源烟气监测 工业过程 -钢铁冶金 工业过程 -煤化工 工业过程 -燃煤发电
-
性能
进口原件
德国光源探测器,*,质量保证。
快响应
小于15秒的响应时间,满足工业快速检测的要求。
高可靠
整体镀金气室,抗氧化抗腐蚀,满足复杂工况要求。 -
漂移
恒温处理
红外探测的原理注定了容易受热源的影响,所以我们对传感器采取了高于环温的处理,给它一个稳定的环境,就获得了较小的零点漂移。
自校准
通过*的算法设计,传感器能够自动对零点和量程点进行校准,让传感器满足长期使用不用校准。 -
兼容性
多接口汇集一身
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使用场景,一个传感器我们集成了RS-232、RS-485以及4-20mA三种接口,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气嘴
快拧接口是快速连接的常用接口,客户更容易替换已有产品。
测量原理 | 红外吸收(NDIR) |
测量量程 | CO:0-2000ppm(量程可定制) |
样气流量 | 0.8L/min±10% |
响应时间 | ≤30s |
示值误差 | ≤±2%F.S. |
漂移 | ≤±2%F.S. |
重复性 | 1% |
预热时间 | ≤20min |
输出接口 | RS-232(默认)、RS-485、(4~20)mA |
*具体量程可能会有细微偏差。
*工作在温度25℃和1013mbar测试数据。
-
技术原理
不同物质对不同的波长的红外光辐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当红外光辐射照射到样品物质时,相应波长的红外光能被样品选择吸收而减弱,于是形成了特征吸收,其吸收关系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 -
光学结构
传感器由光源、镀金气室、窗片、红外探测器等光学组件构成,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窗片进入气室,光分别穿透气体后由红外探测器接收。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气体中相关组分的浓度。 -
一氧化碳的吸收光谱
传感器通过检测一氧化碳的吸收峰4.65um附近的吸光度光谱来分析组分浓度,通过数学运算将样品总吸光度对应不同组分浓度的吸光度曲线,每种曲线在不同波段的高度综合运算反映出实际对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真实浓度。 -
长期漂移
经过30天24h漂移的跟踪测量,对传感器长期测量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得到了CO传感器在零点、200ppm和1600ppm浓度的长期稳定性数据。传感器气室恒温40℃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测量。 -
重复性
同的标气及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在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实验任务。依次通入氮气和20000ppm的CO标气,重复操作6次进行重复性实验;根据实验曲线图可以看出:零点在1ppm-4ppm之间,偏差为3ppm。
产品主要用于以下场合:
● 空气质量检测;
● 石油化工环境监测;
● 工业过程气体分析等场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