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金鹏鼎鑫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钢板>>45号钢板>> 45#钢板曲阜45号钢板
碳C:0.42~0.50;
铬Cr:≤0.25;
锰Mn:0.50~0.80;
镍Ni:≤0.25;
磷P:≤0.035;
硫S:≤0.035;
硅Si:0.17~0.37
编辑
σbMpa:≥600
σsMpa:≥355
δ5%:≥16
ψ%:≥40
硬度HB:≤197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调制处理硬度规格尺寸
45#(号)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1、 45号钢的调质
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曲阜45号钢板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45号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但图纸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图纸要求调整回火温度,以保证硬度。如有些轴类零件要求强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齿轮、带键槽的轴类零件,因调质后还要进行铣、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关于回火保温时间,视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我们认为,回火后的硬度取决于回火温度,与回火时间关系不大,但必须回透,一般工件回火保温时间总在一小时以上。
澳储行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澳大利亚经济萎缩程度为有记录以来大,未来的前景将取决于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实施了多长时间。如有必要,澳储行准备扩大债券购买规模。
委员们认为,澳储行的政策组合一如预期在发挥作用,收益率目标保持不变,直到就业和CPI方面取得进展。委员会决定,在实现充分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进展之前,不会加息。
彭博经济学家James McIntyre认为,澳储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仍不明朗,目前不大可能做出重大政策转变。虽然债市出现了成功的初步迹象,但真正的挑战还未到来,因2020年及以后财政政策响应将带动债券发行量跳涨。
在5月利率决议上,澳储行维持关键利率在0.25%不变,并称目前市场波动情况已经改善,购债和公开操作规模也因此降低。
会议纪要显示,由于一揽子计划是近才推出的,委员们评估说,行动方案是保持当前的政策设置,并密切监测经济和金融结果,银行体系依然坚挺,对经济有帮助。如有必要,澳储行准备扩大债券购买规模。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兴旺宝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