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HDTF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成套装置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兼顾较宽的适用范围,采用串联谐振的原理满足交/直流耐试验,常用于电缆耐压试验。
HDTF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成套装置主要针对交联电缆、水力发电机、主变、母线、GIS等的交流耐压试验,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是地、市、县级高压试验部门及电力安装、修试工程单位理想的耐压设备。该装置主要由变频控制电源、激励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分压器、补偿电容器(选配)组成。
产品别称:串联谐振、变频谐振、变频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试验设备、串联谐振耐压装置、电缆耐压串联谐振装置
电缆便携式变频谐振升压装置,采用了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变配电站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主要由变频控制电源、激励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分压器组成。其中变频控制电源采用进口变频器,输出稳定,具有各种过流过压欠压等保护,频率分辨率为0.001HZ,在30~300Hz时频率细度可达0.01Hz,确保在整个频率区间内输出波形良好.
二.产品参数
电压波形 | 正弦波,波形畸变率<1.0% |
输出频率 | 30~300Hz |
工作制 | 满功率输出下,连续工作时间60min |
品质因数 | >30 |
输入工作电源 | 单相380/220V±10%,50Hz |
环境温度 | -10℃~+50℃ |
相对湿度 | <95%,无凝露状况 |
适用范围 | 电缆变频谐振装置 |
发电机交流耐压装置 | |
变电站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谐振装置 | |
CVT检验用谐振升压装置 |
额定输出电压 | 0~1000kV及其以下 |
输出频率 | 30~300Hz |
谐振电压波形 | 纯正弦波,波形畸变率≤1.0% |
工作时间 | 满功率连续工作时间60min |
品质因数 | 30~90 |
频率调节灵敏度 | 0.1Hz |
不稳定度 | <0.05% |
8.工作电源: 380/220V±15%/50Hz±5%
常用设备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举例说明 :
一、变频电源:
技术参数:
1.额定功率:6kW;供参考,根据不同容量的被试品功率不同,
2.输入电压:单相 380V±5% 或单相220V±5% 45~65Hz,(常规试验时,请用单相380V电压)当电源为380V时,可做额定负载试验。
3.输出电压:0~400V可调
4.输出电压频率:30~300Hz
5.频率调节:0.1Hz自动调节或是手动调节
6.频率不稳定度:≤0.02%
7.输出电流:0~30A(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小)
二、高压电抗器
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27kV
2.额定工作电流:1A
3.额定电感量:146H
4.连续工作时间:30min
5.温升:小于60度
6.工作频率:20~300Hz
三、激励变压器
技术参数
1.额定容量:6kVA
2.输入电压:200V/400V,当输入是400V时,把低压端串联,当输入是200V时,把低压端并联。
3.输出电压:1kV/3kV/5kV
4.输出电流:6A/2A/1.2A
性能特点
1.冷却方式:环氧树脂浇注式结构,绝缘耐热等级为B级。
2.高、低压绕组及铁芯间均设静电屏蔽层,既作为励磁变压器,又是隔离变压器。
四、电容分压器
技术参数
1.自身电容量:600pF
2.工作频率:20~300Hz
3.不确定度:1.5%
4.额定电压:110kV
变配电站做预防性耐压试验时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系列产品配置及适用范围
产品型号 | 输入电压(v) | 输出电压(kV) | 容量(kVA) | 适用范围 | 主要配置 |
|
|
|
|
1.31500kVA及以下35kV电力变2.35kVA断路器及闭母线、绝缘子 3.10kV(300 m㎡)电缆2000m 4.35kv(300 m㎡)电缆500m
| 5kW变频源1台 5kVA励磁变1台 电抗器4台27kV/1A 分压器100kV |
|
|
|
|
1.110kVA断路器及母线2.110kVA GIS≤10隔断3.35kv(300 m㎡)电缆1500m 4.10kV(300 m㎡)电缆3km 5.110kv全绝缘主变压器
| 10kW变频源1台 10kVA励磁变1台 电抗器4台54kV/1A 分压器200kV |
|
|
|
| 1.110kV GIS开关和电力变
2.10kV(300 m㎡)电缆5km 3.35kV(300 m㎡)电缆2km
| 15kW变频源1台 15kVA励磁变1台 电抗器5台54kV/1A 分压器300kV |
|
|
|
|
2.110kV GIS 开关和电力主变 | 10kW 变频源 1 台 10kVA 励磁变 1台 电抗器 4 台100kV/0.5A 分压器 400kV |
|
|
|
| 1.220kV GIS 开关和电力变 2.10kV (300 m ㎡)电缆4km 3.35kV (300 m ㎡)电缆1km |
20kW 变频源1台 20kVA励磁变 1 台 电抗器 4 台100kV/1A 分压器 400kV
|
|
|
|
|
1.110KVA 断路器及母线 2.110kVA GIS≤10 隔断3.110kV (300 m ㎡)电缆800m 4.35kv (300 m ㎡)电缆3km 5.10kV (300 m ㎡)电缆6km 6.110kv 全绝缘主变压器
| 25kW 变频源 1 台 25kVA 励磁变 1台 电抗器 4 台65kV/2A 分压器 300kV |
|
|
|
| 1.220kVA 及以下电压互感器 2.电流互感器 3.220kVA 及以下穿墙套管4.220kVA 及以下支柱绝缘子、隔离开关 5.220kV 及以下断路器
6.220kV 及其以下绝缘工器具
| 20kW 变频源 1 台 20kVA 励磁变 1台 电抗器 4 台125kV/1A 分压器 500kV |
|
|
|
|
2. 35kv ( 300 m ㎡)电缆110m 3.35-220kV GIS 、主变、开关、绝缘子
| 30kW 变频源 1 台 30kVA 励磁变 1台 电抗器 5 台120kV/1A 分压器 600kV |
|
|
|
|
2.220kv ( 300 m ㎡)电缆 500m 3.35-500kV GIS 、主变、开关、绝缘子
| 40kW 变频源 1 台 40kVA 励磁变 1台 电抗器 4 台200kV/1A 分压器 800kV |
更多产品咨询请访问武汉华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例北京平和隔离器也可有效解决信号共地问题)
2.3 来自系统内部的干扰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这都属于制造厂对系统内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应用部门是无法改变,可不多考虑,但要选择具有较多应用实绩或经过考验的系统。3 工程实施中主要抗干扰措施为了保证系统在工业电磁环境中免受或减少内外电磁干扰,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便采取三个方面抑制措施:抑制干扰源;切断或衰减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提高装置和系统的抗*力。这三点就是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原则。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制造单位设计生产出具有较强抗*力的产品,且有赖于使用部门在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和运行维护中予以全面考虑,并结合具有情况进行综合设计,才能保证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运行可靠性。主要考虑来自系统外部的几种如果抑制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对系统及外引线进行屏蔽以防空间辐射电磁干扰;对外引线进行加装隔离器,特别是原理动力电缆,分层布置,以防通过外引线引入传导电磁干扰;正确设计接地点和接地装置,完善接地系统。另外还必须利用软件手段,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3.1 采用性能优良的电源,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在控制系统中,电源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电网干扰串入控制系统主要通过PLC系统的供电电源(如CPU 电源、I/O 电源等)、变送器供电电源和与PLC系统具有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供电电源等耦合进入的。现在,对于 PLC 系统供电的电源,一般都采用隔离性能较好电源,而对于变送器供电的电源和 PLC 系统有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的供电电源,并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隔离措施,但普遍还不够,主要是使用的隔离变压器分布参数大,抑制*力差,经电源耦合而串入共模干扰、差模干扰。所以,对于变送器和共用信号仪表供电应选择分布电容小、抑制带(如:使用北京平和公司隔离配电器),可以减少 PLC 系统的干扰。此外,位保证电网馈点不中断,可采用在线式不间断供电电源(UPS)供电,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并且 UPS 还具有较强的干扰隔离性能,是一种PLC控制系统的理想电源。3.2 电缆敷设
为了减少动力电缆辐射电磁干扰,尤其是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成套装置工矿企业用频装置馈电电缆。笔者在某工程中,采用了铜带铠装屏蔽电力电缆,从而降低了动力线生产的电磁干扰,该工程投产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不同类型的信号及控制电缆分别由不同电缆传输,信号电缆应按传输信号种类与动力电缆分层敖设,严禁用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同时传送动力电源和信号,避免信号线与动力电缆靠近平行敖设,以减少电磁干扰。另外对于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成套装置工矿企业用信号电缆及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3.3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信号在接入计算机前,在信号线与地间并接电容,以减少共模干扰;在信号两极间加装滤波器可减少差模干扰。由于电磁干扰的复杂性,要根本消除迎接干扰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PLC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组态时,还应在软件方面进行抗干扰处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