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纺织加湿机的详细介绍:纺织产品的生产和品质个别空气湿度息息相关,如果空气湿度过低,那么由于静电和灰尘的影响,产品的质量会下降很多,所以一个空气湿度相对稳定的环境对纺织业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在秋冬干燥季节,纺织行业对于加湿工作非常重视,现在都采用了超声波加湿模式的加湿机,为企业的加湿工作节省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不仅加湿快速、效果好,更可以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完成给空气加湿的工作。
正岛电机生产的ZS-40Z及ZS系列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将水变成可漂浮于空气中的极细小的微雾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达到加湿的目的。 具有空气加湿、净化、防静电、降温、降尘等多种用途;既可以较大空间进行均匀加湿,也可对特殊空间进行局部湿度补偿,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 |
|
正岛ZS系列超声波工业用加湿机生产厂家:正岛电机,产品优势区别与对比,谨防假冒!
备注 | 目前市场部分加湿机厂家仿冒正岛加湿机ZS系列型号低配置低价格在销售请客户区别以下: | ||
品 牌 | 电 源 | 风 机 | 外 壳 |
正 岛 | 变频电源 防水等级IP68(低能耗、低故障) | 特制防水风机 | 全不锈钢外壳及内胆 |
仿冒 | 变压机(高耗能、高故障高、维修频率高) | 普通风机(易烧毁) | 普通钣金(易锈) |
正岛电机郑重承诺:整机保修一年,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以质量*,诚信*为企业宗旨。
欢迎您的详细信息!工业用加湿机种类有很多,不同品牌工业用加湿机价格及应用范围也会有所不同,而我们将会为您提供*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正岛ZS-40Z及ZS系列控制方式,技术参数:
控制方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加湿量 |
开关控制 | ZS-06 | ZS-10 | ZS-20 | ZS-30 | ZS-40 | ZS-F60 | ZS-F80 |
时序控制 | ZS-06S | ZS-10S | ZS-20S | ZS-30S | ZS-40S | ZS-F60S | ZS-F80S |
湿度控制 | ZS-06Z | ZS-10Z | ZS-20Z | ZS-30Z | ZS-40Z | ZS-F60Z | ZS-F80Z |
出雾方式 | 单管 | 单管 | 单管 | 双管 | 双管 | 三管 | 四管 |
消耗功率 | 180W | 300W | 600W | 900W | 1200W | 1500W | 2000W |
净重 | 15kg | 18kg | 22kg | 30kg | 38kg | 55kg | 70kg |
正岛ZS-40Z及ZS系列产品六大核心配置优势:
![]() | 优势一:【全不锈钢箱体】 机组采用全不锈钢箱体结构,喷塑处理,美观耐用;自动进水,设有溢水保护,可自动控制水位;底部装有万向轮,可自由移动。 | ![]() | 优势二:【集成式雾化机】 机组采用集成式超音波钢化机芯,自带缺水保护装置,无机械驱动、无噪音、雾化效率高,杜绝易堵塞、维修繁锁等问题。 |
![]() | 优势三:【IP68级防水电源】 机组采用*的全密封防水变频电源和全密封集成电路,防水等级为IP68(可置于水下1米深处也不会短路)。 | ![]() | 优势四:【轴承式防水风机】 机组风动装置采用防水等级为IP68的滚珠轴承式36V防水风机,具有启动快、风量大、振动小,耐腐蚀、运转稳定。 |
![]() | 优势五:【耐碱酸陶瓷雾化片】 机组选用的陶瓷雾化片适合较硬水质和耐碱酸的使用环境,且正常使用寿命长达3000-5000小时,更换方便快捷。 | ![]() | 优势六:【高精度湿度传感机】 机组配有微电脑自动控制机&日本神荣高精度湿度传感机,全自动控制面板,人机对话界面,智能化轻触式按键操作。 |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1. 工业用湿膜加湿机(QS-9)
2. 工业用移动加湿机(CS-20Z)
3. 工业用大型加湿机(ZS-F60Z)
4. 工业用小型加湿机(SJ-J3000)
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式的正岛加湿机有着全自动工作程序,消费者只需设定标准湿,设备即可自动完成工业加湿的任务,是纺织工业加湿的*。核心提示:以上关于的相关信息是正岛电机为大家提供的全部内容,我们将为您提供zui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欢迎!
您可以在这里更详细地了解的相关资讯信息: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大量新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不断涌现,受到用户欢迎。但也不可否认,纺织产业在经历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时期之后,总体形势略显萧条。纺织机械作为纺织行业的一部分,形势也不容乐观。
为了扭转不利形势、壮大发展势头,我国的纺机行业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机械化模仿
目前国产纺机设备在稳定性、故障率、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设备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外设备磨合期一般半个月相比,国产设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故障率仍偏高。此外,笔者曾经听到某纺机厂描述他们开发精梳机的过程,先在某家棉纺厂现场测绘一台当时较为*的精梳机,再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可制造出精梳机并推向市场。这也许有夸大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一些制造厂商只机械式仿制,没有消化、吸收、投入、研究的过程,这样如何才能生产出高品质机器?其实,在化分工的环境下,自主创新是一个包括系统集成、加工设备和工艺、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的综合过程,我国纺机设备与国外差距不仅是技术发明的差距,更是技术、人才、管理等*的滞后。
问题二:片面夸大产品功能
为获取订单、抢占市场,一些纺机企业通过配置不符合原设计要求的配件与器材,把实验时达到的zui高水平作为正常指标推销,片面夸大了设备的功能。以细纱自动落纱机为例,某些机器号称集落每排纱需用3~4分钟、留头率承诺97%以上,但实际排纱平均需要4.5分钟以上、留头率不到96%。笔者走过一些企业,反响较大的是购进的新设备由于配置的部件、器材质量差,总体效能达不到预期。维修工作十分繁重,机物料消耗比预想高得多,这种隐形的损失是巨大的。这种变相欺诈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另外,我国纺机新产品设备在推向市场过程中,还存在不够规范的操作现象。据了解,在欧洲纺织机械展览会上纺机企业展出的新设备均在实验工厂或与其合作的企业工厂经过至少两年左右考验后才会推向市场。而目前仍有不少国内的纺机厂有意无意地把棉纺厂直接当做实验工厂,以*作为诱饵推销刚设计却未经过实践检验的设备。问题就在于样机不等于商品,样机在实验工厂或附属纱厂没有经受相当时间的可靠性、稳定性、故障率等疲劳试验,往往仓促投放市场,样机配置与投放市场配置不*,投入生产后不仅得不到zui大效能,zui后还会把风险转嫁到使用厂,令使用单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问题三:器材跟不上主机
一些纺机厂在研发设备、或者说样品如何转化为让用户满意的实用产品方面,存在着设计不规范,不注重创新,没有对每个部件功能、材质、工艺等进行系统协调考虑等问题。
首先表现在关键部件质量不过关或选择不当,加工与装配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器材、元器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整机质量的好坏。器材配置不到位,没有标准,仅按与客户协议价格定,价格高,配置就好;价格低,配置就差。其次,纺机设备与其相关配套的技术滞后。
根据笔者对纺织市场的了解,当前,有以下三个方面出现滞后:一是设备高产后器材的滞后较为突出;二是器材维修方法跟不上要求;三是高速新设备维修重点、加油规范滞后。第三,工艺上车相关配套技术不到位,使工艺不能真正*稳定上车。纺机厂往往习惯主机生产,很少研究市场上流行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软件。事实上,有些情况并不是设备性能不好,而是没有根据客户生产原料配置合理的工艺。因此从某种程度讲,纺机厂也应该聘用*水平的纺织工艺师协助进行纺机设计。